“葡萄香飘致富路,青春助力提质效”三下乡团队(一):走进海力其汗的葡萄园,聆听“葡萄奶奶”的故事
7月30日,园艺学院暑期“三下乡”葡萄创新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周龙、王灵哲、尚小强的带领下前往吐鲁番,探寻葡萄种植背后的故事,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葡萄产业提质升级。
抵达吐鲁番后,团队首先来到了海力其汗奶奶的葡萄园。海力其汗·玉素甫,1947年出生于吐鲁番市,1968年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此开启了她长达50余年的葡萄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之路。她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葡萄园,从最初不被村民信任的“小丫头”,一路成长为备受尊敬的专家,海力其汗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葡萄事业。
当团队成员踏入海力其汗的葡萄园时,仿佛走进了一个葡萄的王国。一串串饱满多汁的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海力其汗热情地迎接了队员们,她耐心地介绍着每一种葡萄的品种特性及其种植要点。队员们围在她身边,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海力其汗都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在海力其汗的记忆中,吐鲁番的葡萄产业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讲课,台下村民的起哄与不信任,并未击溃她的信心,反而让她越挫越勇、斗志满满。她常常穿梭于村民家的葡萄地,不断探索改进种植技术。她突破了吐鲁番葡萄传统种植方法四五年才能挂果的技术瓶颈,通过改变葡萄架搭建方式和葡萄苗株距,将一亩地可种植的葡萄株数从30株提升到90株,大幅提高了葡萄产量,让村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新技术的力量。
从葡萄种植技术到产业发展,再到乡村振兴路径,此次社会实践意义深远。队员们既收获了扎实的农业实用知识,更被海力其汗奶奶与女儿们的奉献精神深深触动。大家立志以专业所长为墨,为吐鲁番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添彩赋能,更将持续深化调研与技术帮扶,用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让吐鲁番的葡香跨越山海,芬芳万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