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生物科技学院种子工程教研室党支部党员陈志研究员在霍城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中,创新打造"红色基因+绿色科技"特色课程体系。作为课程设计核心成员,他带领团队构建"党建+农技"双融教学模式,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与种业振兴战略深度融合,通过"田间微党课"形式,向90名学员系统传授农作物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关键技术。特别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教学中,结合党支部"种业振兴我先行"主题党日成果,现场演示玉米精量播种装置,实现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的有机统一。
【扎根田间精准服务 破解农业生产难题】
陈志同志始终践行"实验室建在田野里,论文写在沃土上"的理念,主动对接学员需求,带领参训农民深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开展水肥一体化系统调试指导和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操作教学。针对学员提出的玉米空秆率高等实际问题,组建党员技术攻关小组,通过"云上智农"平台实施远程诊断,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在党支部"三联三促"工作机制推动下,他与多名学员签订《技术帮扶责任书》,建立微信工作群每日推送农情信息,定期组织"党员专家服务队"开展田间回访,形成"培训+帮扶"的长效服务机制。
【深化党建业务融合 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通过创新实施"三进三服务"活动,陈志团队推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推广面积较去年增长35%,预计实现农户亩均增收200元以上。生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杜艳丰指出:这一实践是学院"党建红引领科技绿"品牌建设的生动体现。种子工程教研室党支部将持续组织党员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把党的惠农政策转化为丰收成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彰显农职担当。这种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既擦亮了农业职业教育的红色底色,更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