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支部党员交流互鉴,提升理论素养与履职能力,推动学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7月14日晚,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党支部在宁德市委党校举办学生党建工作“思享汇”,校党委组织员兼党建办副主任、第七期“扬才班”班主任陈秋虹,指导老师张振涛和支部党员参加学习,支部书记汪佳文主持会议。
会上,10位支部党员聚焦《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学生党支部主要职责,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享交流所在学院支部的特色工作和心得体会。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工作入脑入心。学生党支部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思想引领,同时,还要注重创新支部工作内容和形式,提高党员教育质效,把稳思想之舵。化学化工学院张子扬分享支部多年承办学院“学生红剧大赛”,以赛促学,进一步增强支部党员对“四史”认识的工作经验。管理学院申玲瑄介绍支部开展“榕树下微党课”品牌活动,带领党员深入社区、走进群众,在党课宣讲中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医学院郭晶洁展示支部将党性教育与专业提升有机结合的探索实践,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和义诊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和感悟“红医精神”。材料学院王庭喆介绍支部打造“勤业诚信超市”特色品牌经验,引导党员涵养诚信美德,带动党员为师生办实事,激发组织活力。体育教学部李春早分享支部将体育精神融入党员日常教育,以体育德、以体育心,引导党员在竞技赛场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紧扣专业特色,推动组织育人见行见效。学生党支部要立足学科特点,围绕学生需求,找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多措并举提升组织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科学学院黄喆分享学院实施“景润青年先锋工程”的经验做法,通过深耕学科人才培育,拓宽社会服务,实现“竞赛赋能+科普育人”双提升。法学院徐晓丽展示支部结合学科特色与学院中心工作,开展“城长计划”精准就业帮扶系列活动,助力学生完善职业认知体系、树立正确就业观。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李谨杉分享支部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特点,探索“党建+文化传播”融合路径,引导党员践行“文播四海,语传八方”使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公共卫生学院彭映雪介绍支部聚焦“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党建+青春健康”特色品牌,举办知识竞赛、志愿活动,助力校园公共卫生健康建设。嘉庚学院龚小榕围绕支部“赓续红脉,携手筑梦”立项活动,从精准定位、资源整合、服务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分享支部与社区共建共创的特色做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随后,与会“小扬才”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题,结合10位党员的分享以及自身支部实际谈体会、讲做法、提建议,在深入研讨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坦诚交流中凝聚共识力量,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陈秋虹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学生党建工作“思享汇”开展成效表示肯定,并就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的“魂”。要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以青年视角科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以青年话语生动宣传党的主张,引导广大学生强化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组织建设的“纲”。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支部工作方法,健全党建带团建、党建促班建的有效机制,团结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聚焦青年学生不同阶段需求,精心设计支部活动内容与形式,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三是牢固树立融合理念,夯实服务成长的“基”。要找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发力点,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持续探索学生党支部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载体,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本次学生党建工作“思享汇”,支部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做好支部工作的思考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党支部工作要注重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日常,不仅要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还要坚持需求导向,以“接地气、冒热气”的方式,积极破解党建与学业“两张皮”的困境,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注入鲜活动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