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炎的夏日,三位充满热情的本科生来到了蔬菜科技小院,开始了他们的绿色探索之旅。在这里,他们不仅亲身体验了蔬菜科技小院的“四零模式”,还深入了解了现代农业对环境保护的贡献。通过参与日常的蔬菜种植和管理,他们逐渐领悟到农业科技的无限魅力与潜力。
在这里,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高效管理资源,还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一位本科生都为蔬菜科技小院的运营管理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而这些努力也转化为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更深刻理解。
这段经历让他们明白了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与专业老师及团队的交流,他们对农业科技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注入了新的动力。蔬菜科技小院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也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绿色道路。希望这次经历和体验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并投身于现代农业的事业。
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罗溶
一次特别的机会,我来到了大理洱海的大庄蔬菜科技小院,它位于洱海旁边,初次来到小院,我便充满了很多的好奇,小院成立的初衷以及我们怎样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建设中去。在这几天,我们跟随师兄师姐来到地里进行调研,解决农民田地里出现的蔬菜问题,同时还举办了农户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师姐师兄们的表现都非常令我敬佩,每一次的培训无不是对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做出的重要探索,我将继续学习并将其学以致用到工作中去。此外,小院的氛围也特别温馨,老师们十分亲切,经常对我们进行学习的指导,小院的其他成员也都特别好相处,新成员兜兜的加入也丰富了小院的生活,晚饭过后我们总是与兜兜一起在洱海边散步,吹着洱海的风,赏着洱海的美景,忘却一天的疲倦,惬意而又舒适。
我希望能在小院能尽一份力量,为农民解决问题,我也会继续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不断去学习,去提升自己!

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张静
大庄蔬菜科技小院不仅是一个人才培养项目,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小院对村民进行蔬菜绿色种植技术的培训中,我深深体会到村民的思想观念和很多地方是很难被改变的,需要慢慢的进行引导,在实践中让种植蔬菜的村民相信我们并且相信我们的技术十分重要。在培训中我也发现村民遇到问题时不好意思到小院问或者解决,所以还需要更进一步进行蔬菜科技小院的宣传,让更多的村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由我们蔬菜科技小院解决问题。
在这期间我也感受到了大庄村的热情,并且我很容易就可以融入其中,和各位师兄师姐相互学习,能够很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在蔬菜科技小院的实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收获颇多。

西南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吴东迅
“解民生,治学问”,六字铿锵有力,既是科技小院的根本宗旨,也是小院师生的理想追求。作为一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我总想着能够有机会深入一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而大庄蔬菜科技小院恰好给我提供了实践机会。
我很荣幸能够得到张伟老师的支持,暑假期间,在这个美如画卷的洱海边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工作。初到蔬菜科技小院,我就被小院的老师以及师兄师姐的热情与耐心所感动,他们细致入微地给我安排住宿,布置任务,以便我后续实习工作的开展。
在小院期间,我跟随师兄师姐们一起组织农户培训,参与接待指导老师,以及给低年级本科生普及农业知识等,从筹备到组织再到举办这些活动,师兄师姐个个都表现得熟练而自然,即使是在过程中遇到难题,他们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轻松化解,可见小院不仅提高了师兄师姐的学术水平,更锻炼了大家的处事之道和组织能力,这更加有利于我们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有师兄师姐在的小院生活,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一种阳光乐观的人生态度,充实的人生不仅局限于只提升自己,还在于“服务他人”。他们带着专业知识,走入田间地头,与农户深入交流,侃侃而谈;他们携着农业问题,踏入实验室,以科学之道解决民生之问;他们志在乡野,常驻一线,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蔬菜科技小院的师兄师姐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我心里塑造了一个有情怀,有实力,有目标的奋斗者的形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