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深化本科毕业答辩改革,多维并进践行工程教育理念

2025-06-02 09:54:22 李知可

527日,为期两天的2025届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答辩顺利结束。本次答辩环境工程专业全面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要求,改进工作方法,在本届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全员协同提质、校企联合赋能、仪式感强化学风”三大路径,实现答辩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升级,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环境工程人才注入新动能。

针对传统答辩中教师指导精力分散、过程监管不足的问题,环境工程专业实施“全系教师总动员机制。全系教师参与“选题-开题-中期-答辩”全链条质量监控闭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采用交叉互评模式,对进度滞后或质量不达标的设计开展专项帮扶。答辩环节则将每组学生人数由20多人缩减至15人以内,延长单生答辩时间,深度考察学生对复杂环境和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

  为加强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监督和督促,环境专业还规定每位指导教师随机选派至少1名学生参与公开答辩。公开答辩邀请了中国市政西南设计院总工程师丁瑶、绵阳盈佳环保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祁盈担任公开答辩组组长;环境工程专业校外导师丁炜鹏、贺小芬担任答辩组成员。企业导师重点从工程可行性、成本效益和行业规范等维度提问,推动学生跳出“课本思维”。据统计,本届答辩中企业专家提问占比达52%。答辩会结束后,科技处重大项目科科长刘畅、环境教研室主任赵丽、环境工程专业樊敏教授还与校外专家举行了座谈会。双方对学生培养、企业人才需求、学生就业实习、科研项目合作交换了意见,就打通产教研融合壁垒达成共识。

   环境系创新打造“沉浸式答辩场景”,通过三大举措营造庄重氛围:一是会场标准化布置,悬挂“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答辩”主题横幅,设置独立答辩席、专家提问席和观摩学习区;二是严格流程规范,答辩前设有纪律宣读环节、答辩后设有总结环节;三是增设“传承式观摩”,组织低年级学生旁听,强化学风建设的持续性。风华正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脚踏实地,远大前程,行者可期。全体环境工程专业教师祝愿2025届环境工程毕业生未来的道路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秉承工程教育理念,深植“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内核,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模式,环境工程专业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学生求知、求学引路人,为社会培养有担当、有责任心、有技能的环境工程创新人才。(环境工程教研室 李知可供稿


责任编辑:邹高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环境工程专业全面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