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的北斗课堂,让北斗知识“声”入人心 ——我院王卫红教授团队做客四川新闻中心开展科普直播

2025-07-03 10:37:19 范静

624日,我院王卫红教授受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推荐,携其团队成员研究生兼任三类辅导员范静做客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新闻频率《四川欢迎您》栏目直播间,围绕其获得四川省科普作品二等奖的著作《星空浩瀚,北斗璀璨——北斗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展开了将近1小时的专题直播,向公众深入解读北斗导航系统的辉煌历程与时代价值。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展现了我教师以专业服务社会、以科普传承精神的卓越风采。

深耕科普教育,厚植家国情怀。直播中,王卫红教授分享了该书的创作初衷——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向青少年和社会大众传递北斗系统背后的科技成就与民族精神。据王卫红教授介绍,团队在创作过程中援引大量权威文献,确保内容科学性,同时融入由我学生手绘的漫画插图和动画视频,既提升了书籍的趣味性,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实现了“科研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双重成效。该书自出版以来,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激发爱国热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码北斗征程,弘扬奋斗精神直播中,王卫红教授系统回顾了北斗导航系统从“灯塔一号计划”的艰难起步到全球组网的辉煌跨越,详细解读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与重大里程碑。她以通俗语言科普了“北斗人”在系统建设中攻克的双星定位、星间链路混合星座等世界性难题,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韧性。范静则结合自己的动画视频创作经历,生动诠释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介绍了北斗在自动驾驶、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描绘了科技服务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的广阔蓝图。

创新传播形式,践行社会责任。为扩大科普覆盖面,王卫红教授团队创建了“鸿鹄微科普”抖音号与B站号,目前已发布包括北斗在内的科普视频将近60条,以短视频形式让高深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直播期间,王卫红教授与网友热情互动,耐心解答了诸如北斗和GPS等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区别与兼容性、北斗的覆盖范围与精度、北斗的短报文通信独特功能等问题,进一步拉近了公众与航天科技的距离。此次直播访谈活动是我师生积极投身科学传播、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学将持续支持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培育时代新人贡献西南科大力量。

直播回放链接微信扫码

鸿鹄微科普”B站链接(微信扫码):

鸿鹄微科普”抖音链接抖音APP扫码

新闻背景:据悉,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新闻频率编播部《四川欢迎您》栏目深度合作,在《四川欢迎您》栏目中特设一科普专栏,通过讲述科普故事、展示科普基地、弘扬科学家精神、报道科普活动以及介绍重大科技成果,全面展示四川在科普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就,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四川科普事业的发展。科普专栏每周二上午9点至10在“调频98.1/中波1116广播平台”、“四川新闻广播”视频号和“熊猫享听”APP同步播出。(作者 范静

责任编辑:邹高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院王卫红教授受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推荐,携其团队成员范静做客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新闻频率《四川欢迎您》栏目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