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4级学生,在曾特林、方亚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绵阳市安州区罗浮山开展地学综合实习,并同步举行“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罗浮山风景区共建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此次活动标志着学院与地方在地学研学、人才培养与资源共建方面迈出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


图1罗浮山景区、海绵生物礁博物馆参观
实习当天,学生实地参访罗浮山景区与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围绕“地貌识读—地质测绘—科普创作”展开系统实践。借助“两步路户外助手”“Rock Identifier”等移动应用,同学们对罗浮山十二峰林、羌王城遗址等典型地质点位进行GNSS定位打点,并使用地质锤、罗盘等工具记录岩石风化特征、裂缝产状等关键数据,同时采集生物礁样品、羌族碉楼等素材,为后续制作生态美学热点图与地学科普作品积累丰富一手资料。


图2学生观察学习岩石知识
罗浮山兼具复杂构造地貌与浓厚民族文化,是开展地学研学和综合实习的理想场域。本次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野外观察、数据采集与地图绘制能力,也增强了其对地质资源保护与科普传播价值的感知与理解。
授牌仪式现场,罗浮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环资学院王卫红老师等出席。景区负责人表示,罗浮山距绵阳市区约33公里,是联结高校科研能力与地方自然文化资源的“黄金纽带”。双方将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构建“地质观测—文化研学—科普创作”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用实践体系,持续激发地方资源的教育与科普潜能。

图3罗浮山—西南科技大学地理距离
王卫红老师指出,罗浮山实习基地的设立不仅为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提供了常态化实习场所,也拓展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空间。未来,学院将联合景区开展主题研学、科普策展、生态调查等多元化教学与创作项目,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与地方发展互促共赢。
此次地学综合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校地协同育人的新探索。随着实习基地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罗浮山有望成为西南科技大学推动“理论+实践+科普”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示范点,为地学类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图4实习基地授牌现场
(方亚会、黄奕涵 文/曾特林、黄奕涵 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