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为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殷嘱托,更好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一主题要求。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学生第十三党支部前往西部红色阵地和油田一线进行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7月16日,党支部到达第二站—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合影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这个神秘的企业,正位于这个美丽的地方。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于1958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设的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集军民品生产科研为一体的新型核工业科研生产基地。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国防和核电事业的发展、为振国威、壮军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也为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及核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上午10时,钱广、林莉携实践队与第四分公司主要领导、技能大师及校友开展调研交流会。交流会上,第四分公司相关代表就公司概况、人力资源情况以及校企合作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向实践团生动展现了企业辉煌历史与发展现状和中核产业在我国核能源领域的重要地位与贡献。钱广希望能够将“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同星精神”等革命奋斗精神以及新时代下的“大国工匠精神”带进校园,让石油学子从这段岁月的艰苦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
交流会现场
会上,三名校友与实践队进行了亲切交流,钱广寄语,希望石油学子在中核四〇四能肯吃苦、勇担当、敢作为,秉承“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西南石大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会议最后,林莉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刘金生大师颁发聘书,聘请刘金生大师担任为西南石油大学“大思政课”师资库特聘教师。
颁发聘书
交流会后,实践队相继参观了“同星馆”、“中核四〇四展览馆”和“核城记忆展览馆”。展览馆中记录了中核人“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峥嵘岁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细致了解了中核四〇四公司从起步、壮大到如今转型的发展历程。重温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急需开启核工业建设的历史背景,无数无名的建设者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赶赴西北嘉峪关白手起家,以钢铁般的意志、无私的奉献精神义无反顾地扎根戈壁、披荆斩棘中成就事业,在茫茫戈壁建起一座崭新的城市。了解了张同星、原公浦等老一辈核工业建设者的事迹,深切领悟了“开拓进取、披荆斩棘、担当实干、为国铸剑”的“同星精神”等革命奋斗精神。
参观合影
“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这是中核四〇四人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同学们在参观中感受到的中核形象。讨论时大家结合自己的所读、所见以及所学、所想,关于核科学历史以及对青年和人生的认识都发表了看法。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正是中核四〇四一代代核工业人将青春与才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核事业,才铸造出惊世伟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西柚青年将接续奋斗,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于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