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我天天喝稀饭会得糖尿病不?”7月8日,窑湾街道银海俩宝贝长者康养中心里,82岁的张奶奶举着放大镜凑近“食物红绿灯图”追问,志愿者俯身为她圈出杂粮粥的位置:“您看这黄色区域,适量喝没问题呢!”这场热闹的互动,正是湘潭大学“微”分时代巨变·“数”说乡村振兴实践团糖尿病预防宣讲的生动开篇。
(图为宣讲现场)
志愿者们打破传统的单向宣讲,以问答游戏破冰。“哪些食物升糖快?”“每天走多少步最合适?”老人们争相回答,现场气氛热烈。为了让防控知识更易于理解与实践,志愿者为老人们分发了精心制作的“食物红绿灯图”,红、黄、绿分别代表应尽量避免的、可适量食用的、可适宜多吃的食物。针对常见误区,团队用“数据对比图”直观展示:一碗米饭的含糖量相当于几块方糖?不同运动消耗的热量差异有多大?使老人们对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视力较弱的王奶奶拿着放大版“食物红绿灯图”连连称赞:“这些娃娃讲得清楚,我听得明白!我以后吃饭可得注意了,每天也要多活动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老人逐字讲解)
作为“三下乡”惠民服务的重要一站,实践团更是精心准备了健康“礼包”。他们结合数学专业特长,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数学模型。用函数曲线模拟血糖变化,用统计图表分析老年糖尿病高发诱因,并设计“个性化健康评分表”,帮助老人评估自身风险。志愿者还详细讲解了糖尿病多饮、多尿、多食却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特征;给出了多吃蔬菜、水果与全谷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倡导散步、太极拳等舒缓运动的“吃动平衡”健康建议。
在养老院院长的带领下,老人们体验了实践团提出的日常锻炼操。伸展、弯腰、踢腿,每一个动作都认真专注,将宣讲中“适度运动”的理念切实融入行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养老院负责人合影)
此次“三下乡”糖尿病预防宣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贴近。实践团用专业与温度,让健康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专业+公益”模式,让科普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指导老师:罗宁子 黄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