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航空工业新航集团机加分厂数控加工中心高级技师周领燕重返母校,以“情系‘大白’共成长”为主题,为160余名数控专业学子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成长报告会。作为河南省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领燕以亲身经历诠释了“文化育人”与“环境育人”的深刻内涵,为青年学子点亮了技能报国的青春征途。

文化育人:工匠精神的传承与扎根
周领燕是学校优秀毕业生代表,从校园到企业,她始终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信念。报告中,她多次提到“数控刀客”的责任与情怀:“数控加工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耐心和专注力的考验。每一件精密零件背后,都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她坦言,母校“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为她奠定了扎实的职业根基;而新航集团“精益化、数字化”的企业文化,则让她在实战中淬炼出过硬本领。这份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成为她斩获多项省级荣誉的深层动力。
环境育人:顶尖平台锻造核心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领燕特别提到,新航集团机加分厂配备的数控加工设备被誉为“行业中的劳斯莱斯、布加迪威龙”,其自动化、精密化水平为技能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顶尖设备上实践,在数字化环境中创新,这样的平台让我快速成长。”她鼓励学弟学妹珍惜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训资源,将课堂理论与车间实践深度融合。数控技术学院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引入高端数控设备,打造“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环境,助力学生实现从“技能新手”到“行业尖兵”的蜕变。
双向赋能:以榜样力量引领青春航向
报告会上,周领燕以“大白”(数控加工中心设备)为喻,讲述了自己与设备共成长的奋斗故事。她坦言,技能成才之路离不开优质环境的托举,更需文化底蕴的滋养。在场学子深受触动,一名学生表示:“周学姐的经历让我明白,优秀的环境能激发潜能,而内心的工匠精神才是持久的驱动力。”
此次报告会不仅是优秀校友的“反哺”,更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学院党总支书记郝伟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文化浸润匠心,以环境培育匠才,为航空制造业输送更多“周领燕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周领燕的归来,跨越山海,亦跨越了时光。她以奋斗为笔,书写了文化与环境共育人才的鲜活篇章,也为数控学子的青春征途标定了奋进的坐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