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职教出海 牧野工匠学院 助力中资企业海外行稳致远

2025-05-29 15:57:37

“牧野工匠学院”自2023年成立以来,肩负着我校“提升国际化水平”和“职教出海”的重要使命。数控技术学院充分整合我校优质职教资源,深度融合数字信息化技术,在面向东盟国家推进产教融合、助力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实践中,打造了内陆省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亮眼标杆。截至目前,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累计开展海外培训12场,培训海外青年达1456人次。2月12日,教育部新闻办转发《人民日报》国际版“中国和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大篇幅介绍我校牧野牧野工匠学院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技能人才培养交出了亮眼答卷。

近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学院裴建军、乔卫红、王玉洁三位教师受印度尼西亚三宝垄教育大学邀请,为该校学生开展了机械制图、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3场线上培训,吸引了439人次参与,参训人数再创新高,赢得印尼高校师生的高度赞誉。 随着“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内企业与东盟各国产能合作日益深化,东盟市场对高端数控加工技术的需求愈发迫切。通过系统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当地数控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成为保障生产任务高效精准完成的关键举措。2025年新年伊始,三位教师接到任务后,迅速针对海外实际产业需求、各国生产工况与员工技能水平,量身定制了精细化培训方案。

图片1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王玉洁老师以丰富工业案例为载体,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实操演练”递进式教学法,系统解读机械制图规范、投影原理及图纸识读技巧。通过三维模型动态演示与二维图纸对照分析,帮助学员构建空间思维,显著提升机械图纸绘制精度与理解效率,为后续加工操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2

数控车工培训环节,裴建军老师创新采用“理论讲授+虚拟仿真+远程实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详解车床操作要点与编程指令的基础上,通过实时直播演示复杂零件加工全流程,同步指导学员在线进行虚拟仿真操作。针对台阶轴加工、螺纹切削等核心模块,设置“易错点情景再现”环节,引导学员在沉浸式实践中掌握数控车床应用技能。

图片3

乔卫红老师在数控铣工教学中,聚焦铣削工艺优化、刀具智能选型、程序精准编制等核心领域,构建“知识框架讲解—工艺方案设计—模拟实训验证”教学闭环。借助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带领学员反复演练平面铣削、型腔加工等典型工况,通过参数动态调整与加工路径模拟,强化对数控铣削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训全程贯穿“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职教理念,充分发挥数字虚拟仿真技术优势:理论授课配套三维动画解析技术原理,实操环节依托在线仿真系统实时捕捉操作误区,答疑环节通过情景化案例演示破解技术难点。针对基础薄弱学员,教师团队开展“一对一云指导”,通过操作录像逐帧分析、关键步骤分解示范,确保全体学员同步掌握核心技能。培训成效在产业端得到显著体现:学员图纸工艺识读准确率提升35%,工艺编制规范性达标率达92%,数控设备操作效率提高28%,为企业产品质量升级与产能优化提供了直接助力。“牧野工匠学院”创新的“数字技术+职业培训”模式,不仅增强了学员个人职业竞争力,更通过本土化技能人才培养,为中资企业海外运营提供了人才支撑,有力促进了中外产能合作的深度融合。 

在学校党委的统筹规划下,“牧野工匠学院”正着力构建“资源+师资+认证+合作+推广”五位一体的国际化职业培训体系。年底前将完成4个CATECP(中国-东盟技术教育合作平台)认证专业标准、12门课程标准建设及12门核心课程资源开发,同步打造20人规模的CATECP专家库师资团队。未来,数控技术学院将依托牧野工匠学院持续深化与海外高校、中资企业的合作网络,聚焦“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主线,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国际服务半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中国职教力量”。


责任编辑:周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学院受印度尼西亚三宝垄教育大学邀请,为该校学生开展线上培训,赢得印尼高校师生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