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展风采,爱岗敬业铸师魂--路玮琳老师
路玮琳,教授、高级工程师,作为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河南省高级双师型教师以及第一届新乡市知识产权工作杰出人物,她从企业深耕二十余载,到三尺讲台育桃李十三春秋,始终秉持“学高为师传知识,身正为范育德行”的准则,在教育道路上书写着动人篇章。
一、忠诚教育,坚守育人初心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需要坚守与奉献。自踏上教育岗位,路玮琳老师便将育人初心深深扎根于教学沃土。教学中,她始终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理念贯穿其中,让知识传授与品德培育并行。无论是机械工程材料的理论讲解,还是金相技能的实操指导,她都倾尽全力,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多年来,她承担多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与智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她的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多次获得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年终考核优秀,还荣获学校优秀(文明)教师称号。
二、深化改革,推动产教融合
为了让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路玮琳老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聚焦“三教”改革与产教融合。她深知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于是带领团队深入新乡市至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不仅参与企业实践,还与企业共同成立轴承装备校企研发中心。在研发钢球研磨设备过程中,她和团队成员攻坚克难,申请并授权了两项发明专利,真正实现了教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路玮琳老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多次前往企业沟通商谈,成功从企业聘请了两位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为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兼职教师将企业典型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而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实践内容;还能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培养“懂理论、会操作、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路玮琳老师还联合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将企业实际项目、行业前沿技术、最新标准规范和产业发展趋势转化为教学案例和实践任务。该教材入选国家 “十四五” 规划教材。她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大赛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创新采用项目式、分组式、模块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以赛促教,成就斐然
在金相技能大赛领域,路玮琳老师借助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立了金相实验室,并带领金相指导教师团队前往河南工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学习交流,将先进的金相技术和教学经验带回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对金相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金相制作技能水平,组织学生成立金相社团,亲自指导学生进行金相技能操作。在遇到金相制作瓶颈时,她积极向企业兼职教师请教探讨,克服重重困难带队参加金相大赛。在她带领的团队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级金相大赛中屡获佳绩:第 6 届河南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学生斩获两个一等奖;第 7 届河南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学生获得两个特等奖、三个一等奖,并荣获团体三等奖;第 13 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学生取得国赛二等奖的好成绩;第 8 届河南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学生再次获得两个特等奖、三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并荣获团体二等奖。而她也凭借出色的指导能力,连续3年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赛促教”的教育理念。
四、潜心科研,硕果累累
在科研工作方面,路玮琳老师表现出色。她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不断探索学术前沿。多年来,编写专著及教材 5 部,撰写论文 20 余篇,获批专利 15 项,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学术功底,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河南省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路玮琳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以及《河南省复杂零部件数字化生产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用创新成果反哺教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企业到校园,从教学到科研,路玮琳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她以多元实践勾勒育人蓝图,在教学竞赛中锤炼技艺,在校企合作中搭建桥梁,在科研领域里深耕细作。回首过往,她用扎实的行动践行着教育初心;展望未来,她将继续以专业与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育人篇章,为培育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砥砺前行,让教育之光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