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可婕|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2023-06-13 09:48:38




苏可婕

医学影像学院2019,影像2,中共党员。

他人评价

老师

苏可婕同学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在两年的创新创业备赛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倾心投入到项目推进过程之中,让我见证了一名多面手”up青年的成长历程,体现出有创意、有能力、有灵气、有担当的优秀品性。

——李亦琛

学生

苏可婕学姐热心善良,总是向我们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在生活学习中,碰到难事,学姐总是热心肠且积极向我解答。她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学委,会为班级同学以及学弟学妹们整理复习资料,将自己的宝贵的学习经验无私地传递给别人

——郭佳玉

任职经历

2019-2020学年,医学影像学院秘书处、艺术团委员;

2020-2021学年,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组织部副部、班级学委;

2021-2022学年,徐州医科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负责人、班级学委。

2022-2023学年,班级学委。

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及获奖情况

大一获得校三等奖学金;大二获得一等奖学金、恒瑞医药奖学金;大三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称号。



志愿

多次参与返校防疫工作,获得“优秀防疫志愿者”称号;获得教师节大会“优秀志愿者”2022年优秀志愿者”称号。考取“初级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证”。

参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团队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并获得省级、校级“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带领团队参加江苏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得省一等奖。



 

科研

竞赛:

2021年,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江苏省二等奖“互联网+江苏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得省二等奖,校赛银奖。

2022“互联网+江苏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二等奖。

大创:

2021年作为成员参与国家级大创一项,获得软著1篇,发表文章1篇。

对于科研方面的建议

原本我参加科研的态度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仅仅有学习与工作。同时,也是想更加丰富自己的履历。毕竟相较于高中,大学给我的感受就是有无限可能可以去发掘、去探索的,科研便是其中之一吧。有句话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将会分三个部分讲述我对于科研的看法。

关键词:“真干”“能熬”“接受”

两年的比赛经历丰富了我很多相关经验,也带给我很多感触。

真干:科研磨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业务能力,比如比赛提升的是汇报、或是答辩、亦或是撰写项目书、制作PPT等等;进实验室是提升专业水平与操作能力......此外,还有与人沟通交流、团队管理运作还有与老师通力合作的能力。实力与努力并具,成长与收获才会与之并行。

能熬:创新创业类备赛时间相对较长,从学年初组建团队开始,到次年新学期开学准备校赛,学年末准备省赛,乃至于到下一学年参加国赛。无论到哪一个阶段,相对其他比赛而言都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赛事。做实验、做大创、做调研都是如此。或许会很煎熬,但是坚持就是胜利。

接受:既然是比赛,就有输有赢。既然是实验,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既然是调研,就会有p>0.05的情况。学会接受是我对科研最后且最大的感悟。过程中做最充分地准备,结局做最坏的打算。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医学生考试月的压力是非常重的。学习贵在平时,小到不逃课,大到天天复习预习。认真对待总会有好的收获以及回报。我个人的习惯是复习前先去找相关科目的材料,向往届学长学姐询问一些有关科目的复习建议。如果找不到材料的科目,我会做一些整理,分享给同学以及学弟学妹们。

在大学的时光中,我们所能做的其实不仅仅只有学习。与高中相比,我们拥有更多的可以支配的时间,我们可以合理运用这些时间,去交流,去发展,去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赵思雨


责任编辑:程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苏可婕 医学影像学院2019级,影像2班,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