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共筑边疆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重视基层、强基固本,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
去年寒假期间,我有幸跟随学院老师前往云南省瑞丽市开展田野调查。瑞丽市位于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我在具体的调研工作开展之前便对瑞丽市的基层党建情况充满好奇。我的调研点为云南瑞丽市勐卯镇团结村委会,该村委会地处城乡结合部,东西与姐勒、姐东村委会相邻,南与国家级口岸姐告开发区和缅甸木姐接壤,相邻的边境线长达4.98公里,北与城区接壤点面积达13.45平方公里。团结村委会辖区有16个村民小组,其中15个皆为傣族村民小组。
团结村委会基本概况
瑞丽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现代化治理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实地调查期间,发现瑞丽市团结村委会在通知栏设置了地震应急处置指南展板,该指南系统梳理避险疏散和自救互救、信息上报和转移安置、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地震应急这三项标准化流程,通过图文并茂的说明,有效指导群众科学防灾避险,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相关档案材料及对村委会干部岩贵明及驻村干部赵志武书记的访谈,我还学习到了团结村基层治理架构呈现出的五个制度化联结:一是组织联结。即市直单位与社区建立垂直协作机制,通过定期下沉收集治理难点,形成问题解决闭环,体现科层组织与基层自治的互动张力。二是文化联结。村委会通过将政策宣传嵌入民族节庆等文化载体,构建具有地域特质的价值传导路径,缓解主流话语与地方文化的整合压力。三是帮扶联结。指建立定向志愿服务网络,针对特定群体需求开展精准支持,反映出社会保障体系的毛细血管化延伸。四是治理联结。即整合多元主体组建联合安防体系,呈现出传统社区治理向协同共治的范式转型。五是资源联结。核心是推动公共服务设施跨层级共享,实质是行政资源配置权的让渡重组,其中暗含着“国家——社会”的关系调适逻辑。
团结村的基层党建通过五重制度化纽带的编织,在保持行政主导性的同时激活社区内生动力,为观察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嵌入式自主性”提供了鲜活样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