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构建“四励”工程: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双融双促共进共赢

发布时间:2025-04-23 08:14:12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党支部获评河北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河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现有教师党员44人,具有高级职称党员31人,具有博士学位党员41人,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计划,2人入选首批燕赵青年科学家;支部委员会由1名支部书记和2名委员(1名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1名宣传委员)组成;支部委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支部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党建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紧扣“七个有力”建设目标,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双融双促共提升”为主线,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全面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支部强化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推动支部党员“雁阵齐飞”,形成以党建引领初心、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的党建-业务融合新模式。工作思路上以党建引领“串联”学科建设、以教师成长“并联”学生成才、以各层次平台“级联”人才团队、以高校优势“互联”校外资源,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四个面向”选题攻关,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四有好老师”,课程思政建设以“四个相统一”为指南,培养模式建设突出“四个引路人”,通过“自励”、“他励”、“串励”、“并励”四个工程推动党建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实现党建工作的多维度提升、多角度辐射、多层次受益。

自2024年启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以来,党支部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136篇,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6项,企业横向课题22项,科研到款总额4983万元,省部级奖1项,学会奖2项,省优博硕论文4篇,校优博硕论文16篇,教师参加河北省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46项。

图1 自动化系党员教师在五峰山李大钊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图1 自动化系党员教师在五峰山李大钊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一、“自励”工程:铸魂育人,强化思想根基

自动化系党支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育人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通过“领唱计划”带领全系教师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思想,党支部构建了“线上+线下”双轨联动的理论学习体系。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线下定期举办政治理论学习和红色研学活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每学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15场次,组织党员赴西柏坡、五峰山李大钊纪念馆等地开展沉浸式教育,覆盖党员90%以上。“领航计划”引导全系教师向先进典型(优秀党员、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看齐,“领略计划”通过观看视频、现场参观教学等形式,带领教师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组织教师赴李大钊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开展沉浸式教育;“领班计划”将党小组建立在科研团队上,搭建学生党员锻炼平台,遴选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入科研团队党小组重点培养,师生共同参加组织生活,在科研攻关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构筑师生党建立体化战斗堡垒。党支部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和科研优势,与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党支部共建开展党支部共建,通过专题党课讲授、政策理论宣讲、党建经验交流、党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组织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工作样态。近三年形成了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河北省科技创新团队、河北省自动化卓越计划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自动化实验优秀教学团队等多个省级先进教学团队,涌现出河北省教学名师马锴等多名先进个人。

图片1

图2 全系党员参观西柏坡纪念馆

二、“他励”工程:对标一流,服务国家战略

党支部坚持引导教师围绕“四个面向”选题攻关,建设智能科学研究平台服务国防和地区经济。大学在于有大师,党支部积极打造世界人才高地,双聘中科院段广仁院士助力学科发展。“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争当排头兵,带队走访企业引领全系教师服务社会,推动青年导师制让“青椒”成长为顶梁柱,吸纳学生党员进入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让“小鲜肉”成长为“小当家”。近三年,自动化系引进培育燕山学者达30人,形成了高水平研究团队。党支部积极建设智能科学平台,打造“自主、智能、可控”的学科高地,近三年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个,获得国家优青、海外优青、重点研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支部党员在网络化控制、智慧港口、钢铁冶金、智慧康养等多个领域取得斐然成绩,2024年承担企业科技开发课题22项,到款额3200万元。

图3 深入企业调研

图3 深入企业调研

三、“串励”工程:互联互通,构建育人共同体

党支部搭建经常性联系渠道,畅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联络渠道。找路子、强班子、结对子、搭台子,实现校企互联、师生串联、平台级联,构建育人共同体。党支部共建企业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实践育人工作,每年接收7-10人顶岗实习,党支部所在的自动化系与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汇川技术共建实训中心,年接纳学生实习500余人次;党支部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积极服务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发挥党支部教育优势,面向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教育服务,近三年形成了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河北省科技创新团队、河北省自动化卓越计划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自动化实验优秀教学团队等多个省级先进教学团队,涌现出河北省教学名师马锴等多名先进个人。助力企业构建工程师培养机制,为法国达能集团中国分公司开展PROFINET工业以太网技术培训一次。针对迁安地区产业转型需求,面向迁安科技局企业家群体,进行工程创新方法讲座。

图4 为迁安是企业家群体做创新方法讲座

图4 为迁安市企业家群体做创新方法讲座

图5 与共建党支部联合进行学生实习实践培养

图5 与共建党支部联合进行学生实习实践培养

四、“并励”工程:协同育人,实现多方共赢

自动化系党支部坚持思政教育全覆盖,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围绕党建工作实际,国家一流课程《反馈控制理论》积极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引导教师争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培养“大国工匠”和“卓越工程师”。党支部书记魏立新承担自动化卓越班学生实习管理工作。自动化系研究生党支部持续开展“回顾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微党课,由支部成员为支部全体党员讲述“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通过选树自主培养的优秀人才党员典型,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向先进靠拢,形成领头雁效应。2024年组织本科和研究生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8个一类赛事,获国家级奖1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3项;省级奖46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2项。党支部教师承当企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保持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实现“思政、理论、创新、实践”多维度提升,“本、硕、博”多层次受益。

图6 学生参加双创竞赛提升实践能力

图6 学生参加双创竞赛提升实践能力

下一步,党支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党支部的示范引领,凝心聚力推进“强国行”,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广大师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做出更大贡献,努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奋进篇章!

责任编辑:魏立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支部通过四励工程推动党建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实现党建工作的多维度提升、多角度辐射、多层次受益。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