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8日至14日,来自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16名师生组成党建赋兴实践团参加全国青少年井冈山教育基地承办的2022年“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由全国样板党支部和河北省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核心成员组成,相继在井冈山市多个红色景点和村庄开展“党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同体验红军足迹感受艰辛岁月,深入老区参观旧貌新颜,调研产业现状共话发展方向,深入学习井冈山市在脱贫攻坚中展现的奋斗精神,坚定报国兴业志趣,立志发挥专业特长助力老区乡村振兴发展。
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教育基地合影
实践团队在“红军的一天”、学红军编草鞋等体验式教学课程中,通过狭窄山路行军、动手编制担架、自做红军餐、用稻草编制草鞋、聆听红军故事,切实感受到先辈的艰辛与努力。通过《三湾改编》、《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课程的学习,了解先辈们“将支部建在连上”的智慧和“官兵同等”的担当,进一步领悟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队员们走进八角楼,感受伟人的思想与智慧,登上黄洋界,感悟战争的残酷与艰辛,激发起团队成员以专业特长回报老区人民的浓厚热情。
红军的一天
编草鞋
编担架
实践团队以“党建+乡村振兴”为主题,对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茅坪村和马源村农业产业发展和科技需求展开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神山村和马源村从一个山沟沟里的小乡村发展成全国文明的示范乡村,谱写着一幅在党领导下全体村民自力更生共同奋斗的壮丽画卷,在党建引领下,健全农作物种植、红色旅游、红培研学等产业结构,乡村振兴成果显著。茅坪村虽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据村负责人介绍,在茅坪村1040亩黄桃种植产业中,存在着黄桃生果滞销,急需烘干、削皮设备对产品深加工的突出问题。茅坪村的农产品种植现状与燕山大学对口帮扶的承德市银里村相似,燕山大学将以实践团队此次基层调研为基础,谋求在科技支持、品牌化设计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助力茅坪村完善产业结构体系,在疫情时代下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开拓新局面,为老区基层建设贡献燕大的科技与智慧。
在神山村采访
在茅坪村调研
在黄桃基地调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