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设计周分论坛预告:设计赋能街区更新

发布时间:2025-05-13 09:15:30

北京设计周分论坛预告:设计赋能街区更新 | 2024首届城市街区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北京国际设计周学术单元



随着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兴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也进入关键阶段,在这双重背景下,城市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创新与更新对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更为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届城市街区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作为2024北京国际设计周学术单元板块重要内容,将于2024年12月20日至22日期间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举办。本次论坛由首届城市街区创新发展国际论坛组委会联合北京歌华设计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得到了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等单位的指导与支持。北京服装学院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参与活动。论坛以“聚焦街区,共谋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街区创新发展道路。活动板块包含开幕式、五个平行论坛、专家交流会和主题展览等,通过整合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和公众的资源与智慧,开启城市街区在空间品质、治理运营、消费经济以及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的全面探讨。本次国际论坛分论坛·设计赋能街区更新将于12月20日下午2:00召开,诚邀城市更新各领域专家学者莅临论坛,共同交流学术思想,探讨街区更新的创新路径,为城市设计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及可持续发展寻求前瞻性解决方案。

论坛概况
Overview of the Forum
论坛主题:设计赋能街区更新承办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学术主持: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车飞院长论坛日期2024年12月20日报到时间2024年12月20日下午2:00前论坛地址:北京·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通州张家湾镇光华路8号)同时,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赋能城市更新与文化旅游艺术设计人才培训》创作成果展将作为论坛联合内容呈现。展览预告|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赋能城市更新与文化旅游艺术设计人才培训》创作成果展开幕


论坛议程Forum Agenda
论坛时间:2024年12月20日下午2:00-4:30Time:20 December 2024, 2 p.m.-4.30 p.m.论坛地点: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 一号厅Venue:Beijing International Design Week Permanent Venue Hall 1环节一:签到开场14:00-14:05主持人开场:车飞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14:05-14:08 政府领导致辞14:08-14:10 主办方致辞:李泽琨 首届城市街区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发起人环节二:主题演讲

*最终会议议程以会议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论坛嘉宾及内容预告Forum Guest And Content Preview

于化云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城市雕塑作品、北京地铁壁画等重要公共艺术品设置的评议专家

题目:《公共艺术助力城市更新》

摘要:北京自建国以来,城市雕塑始终伴随着城市改造与环境整治不断发展,城市更新行动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公共艺术为城市更新发展,弘扬主旋律,赋能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包含雕塑、壁画、装置和艺术小品等,主题纪念性的城市雕塑是公共空间灵魂。它激活空间灵性,带来温暖感受与互动。雕塑展风貌,装置增色彩,小品点缀生活。公共艺术促进城市繁荣,增添魅力与活力,创造美好环境,成为亮丽风景线。


王崇烈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规划所所长,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城市更新分会副会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专家

题目:《区域综合性更新的北京探索》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市正在通过区域综合性更新实践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规划中的城市更新目标,强调法治保障、规划统筹和城市设计引导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北京在老旧小区、产业园区、历史街区更新中的成效与挑战,指出统筹主体缺乏、方案路径不明确、盈利模式缺失等问题。基于实践探索,提出加强统筹主体、优化资金平衡等解决策略,强调区域综合性更新对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城市病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展望北京城市更新的方向,即以问题为导向,实现专业化和长期性效益,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曹荷红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长,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题目:《城市更新中的文化消费新场景营造》

摘要: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要求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培育消费新场景,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本报告在例举了国内大量文化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文化消费新场景的特点及分类方法,并对其存在的深层逻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文化消费新场景的营造策略。


季铁男挪威俾尔根建筑学院教授,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季鉄男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在欧亚各地从事〈微观都市论〉研究与实践

题目:《当代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多重视角、时间性与本真实践》

摘要:自二战后,世界各地逐渐迈向现代化城市建设,至今现代城市已进入了一个需要面对新一代更新与再发展问题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工作可能有三方面值得关注,其一是我们看待居住环境的视角,需要打开一个综合性的多重的视野,从宏观到微观来回评估;其二是城市历史的时间性维度的合理掌握,在保护、拟古、现代与当下的过渡中找到平衡点;其三是积极推动专业上建立本真性的设计方法,并融入城市建筑设计实践的工作流程之中。



Johann Von Mansberg
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原设计总监、北京服装学院教授,2020年起与ingenhoven建筑事务所合作

题目:<Hamburg under conversion“–North-German experiences with renewing urban neighborhoods>《“转型中的汉堡”——北德在城市社区更新方面的经验》

摘要:Not least the recent discussions about sustainable cities of the future have revealed the importance of versatile urban neighborhood with reasonable density,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characterful public spaces as an indispensable prerequisite for any desirable urban continuity. Only by focussing on sustainable urban neighborhood in its widest sense, future urban planning and individual building design may escape the relapsing curse of recent past: cities seemingly optimized and indeed rather exposed to another round of unthinking replacement – technically and culturally.Against this backdrop it appears even more imperative to share local strategies and concrete experience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urban renewal, and discuss their outcome as well as their potentials for the future. The keynote speech contributes to this cross-cultural dialogue by bringing up for discussion some selected references from the speaker’s hometown Hamburg.

最近关于未来可持续城市的讨论揭示了多功能城市社区的重要性,这些社区具有合理密度、功能多样性和特色公共空间,是任何理想城市连续性的必要先决条件。只有关注最广泛意义上的可持续城市社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个体建筑设计才能避免最近过去的复发诅咒:城市表面上优化,但实际上更容易受到另一轮不加思考的替代——技术和文化上的替代。在这种背景下,似乎更有必要与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分享当地策略和具体经验,并讨论其结果以及未来的潜力。主旨演讲通过提出演讲者家乡汉堡的一些精选参考,为这种跨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侯晓蕾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专家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

题目:《花园城市与田园乡村——城市微更新与乡村微更新的不同路径》

摘要:随着城市和乡村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街区和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小微公共空间及其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存量更新的趋势。微改造微更新关注空间重构和社区激活、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主讲人将结合近年来团队在街区以及老旧社区及乡村更新领域的研究实践,介绍自己和团队的自发观察、景观更新和营造研究探索。诸如微花园、口袋公园等小微公共空间微更新微改造关注平民的景观、注重百姓的生活,在城市和乡村有不同的实现路径。以社会治理的视角,微介入的使这些小微空间得到具有人情味儿的提升和再生,并结合其可持续创新机制,综合探索小微空间在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绿色微更新微改造途径。


车飞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超城建筑事务所创始建筑师,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委员

题目:《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

摘要:我国经过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之后,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拔地而起的同时,如何保护和发展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未来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而设计创新正是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北京设计周作为建设设计之都的重要平台,在过去的10多年中发挥了重要的设计赋能的作用。本次讲座将围绕本人及团队通过数届北京设计周,参与设计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的实践案例展开讨论。


责任编辑:李瑞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论坛以“聚焦街区,共谋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街区创新发展道路。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