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举办“玉超”赛,助力响水鲜食玉米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好种子能让农民赢在“起跑线”。今年以来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聚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紧密联系后方单位扬州大学、响水县农业农村局、运河镇人民政府、响水县粮油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加快建设响水县鲜食玉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7月3-4日,为展示响水县鲜食玉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成效,助力当地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科技镇长团团员、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李广浩副教授牵头,联合多方在响水举办鲜食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及品鉴会活动,42个玉米品种和不同栽培技术试验在田间、盘间比赛。来自扬州大学、省农科院、省种子站、省农技推广总站、盐城市粮油站的玉米专家,黄海农场、灌江农场、志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直有关单位、产业村和种植大户代表等40余人参会。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扬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陆大雷教授,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团长、响水县副县长徐国彬等参加活动。
现场观摩会上,李广浩副教授详细介绍响水县鲜食玉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的新品种、播期、有机肥配施、密肥互作、叶面肥喷施、栽培模式等试验内容。参会人员穿梭在42个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试验区,考察各品种玉米的结实率、籽粒品质和农艺性状,大家一路观摩,一路热议。

品鉴会上,42个品种的鲜食玉米被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评审专家一边品尝,一边对参评品种的气味、色泽、口感、糯性和甜度等关键性状进行逐一评分。综合品种田间表现、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等,评审组认定苏科糯1902、佳农861(有机肥)、苏科糯1505、浙甜922、苏玉糯1704、农科糯336等品种田间长势及品尝品质均比较突出,金花甜和浙红甜168是优质的“甜蜜担当”,沪红糯1号、苏科糯1505、黑甜糯904富含花青素,营养保健价值更高。此次活动,筛选出一些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和技术,供企业、合作社参考,能够更好地促进响水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活动期间,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扬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陆大雷教授主持鲜食玉米品鉴环节并做江苏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专题培训。会上,响水县运河镇人大主席陈秀东介绍响水近几年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规划,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发展情况及相关技术需求。会议邀请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陈艳萍研究员、扬州大学农学院印志同教授、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副所长陈国清研究员、连云港农科院特粮特经室主任王军研究员做鲜食玉米品种推介,专家们详细介绍了近些年选育的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

近年来,响水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全链条产值突破3亿元,现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鲜食玉米机械化种植基地。通过支持龙头企业技改升级、做大冷库仓储、延长产业链条等多种方式,鲜食玉米产业形成了种产销全链条发展格局,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在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推动下,县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与扬州大学、省农科院、江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立鲜食玉米产业研究院、亚夫工作站、智慧农业科技小院等融合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江苏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了玉米产业竞争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