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我院在文津楼N408室成功开展青年教师赋能行动,本次活动特邀教育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刘佳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活动由院党委书记居学明主持,我院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刘佳教授系统阐释了教学生态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她指出,实践教学需要向“毛细血管”层面延伸,成果培育应当注重高质量、丰富性和传承性三大特质。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刘佳深入剖析了三个维度的现实困境:在教学信念方面,如何平衡“守”与“逃”的抉择;在成果培育方面,如何协调“多”与“精”的矛盾;在团队建设方面,如何权衡“得”与“失”的关系。这些反思直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痛点。
刘佳教授强调,教育工作者必须超越个体视角的局限,从更广阔的教育生态维度审视专业责任。她认为,现代教学生态是研究旨趣、专业发展、资源整合和社会协同构成的有机系统,需要构建“组织支持-团队协作-学科融合-项目驱动”的四维支撑体系。这一框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路径。
互动环节中,青年教师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分享感悟。沈洁老师坦言课题申报与论文发表面临挑战,但坚信“困难与希望并存”;张钰老师反映外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与科研时间不足的矛盾。针对共性问题,刘佳教授深刻指出:过度规范化的课堂评价限制教学创新,绩效导向的考核体系削弱学术自主性,频繁的竞赛活动滋生功利倾向。她建议青年教师整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强调“职称晋升是外在动力,学术成长需扎根中国大地,在更广阔的实践中寻求突破”。
活动最后,居学明书记以三个关键词总结:一是“收获”,通过专家引领拓展职业路径;二是“内化”,将先进经验转化为个人发展动能;三是“成长”,超越世俗标准,锚定目标持续精进。他勉励青年教师在对标学校要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持续提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