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5月21日下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赴扬州市仪征十二圩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深学八项规定精神,淬炼合格党员本色”现场学习研讨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场馆参观+集中学习研讨+案例式警示教育”三维联动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在历史回望中汲取廉政养分,在警示教育中筑牢思想防线。
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革命精神
在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党员们驻足于“投身革命洪流”“教书育人播火种”“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等主题展区,通过烈士手稿、革命文物及全息影像资料,重温了江上青同志以笔为戈、以文传道的革命生涯。展馆内陈列的《写作与阅读》杂志原件、《皖东北日报》影印件等珍贵史料,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文心剑胆”的斗争智慧,其“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赤子情怀令在场党员动容。


步入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斑驳的砖墙与泛黄的文献将时光拉回1926年。展厅通过“盐都火种”“扬子风云”等板块,还原了仪征首个党支部在十二圩“义和泰钱庄”成立的峥嵘岁月。党员们围绕吴学谦、陶勇等革命先辈使用过的实物展开研讨,深刻感悟“星星之火”在盐运枢纽地燎原的艰辛历程。在这里,大家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通过参观学习,党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和责任感。

溯源盐运文化 感悟廉政基因
在“江上盐都”盐运文化展示馆,党员们通过“两淮盐利甲天下”“东南盐都兴衰史”“利浦尽美话廉政”三大主题展陈,系统梳理了淮盐文化的历史脉络。馆内复原的清代十二圩盐运场景、盐商捐建义学的碑刻拓片,以及《两淮盐政条例》等珍贵文献,生动诠释了“盐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治盐理念。党员们在“人杰地灵”展厅驻足良久,结合展陈的廉政故事,深入探讨古代盐运监察制度对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启示。

以案为鉴强警示 廉洁自律树新风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参加集中学习研讨。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居学明以“盐运御史巡查制度”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高校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带领大家进行典型案例剖析,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他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把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纪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将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廉政文化有机融合,通过“看、听、思、悟”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廉洁自律内化为行动自觉,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学院内涵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通讯员:刘语颂、季小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