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即真诚、诚实;信,即遵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受诺、践约、无欺。通俗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及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为什么要诚信呢?
我们都知道“诚信”这两个字,对于商人来说就是经商之道。商人靠着保质的“诚实”和定时交易的“守信”,迎来更多的客户,迎来更大的声誉,只有这样才能长存不灭,立足根本。
同样,“诚信”更是每个人类个体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本。因为没有那个人是可以完全与其他事物相隔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接触就势必需要一定的诚实与信任。夫妻之间要足够的信任,朋友之间需要足够的信赖,邻居之间要有一定的信用……
校园中的失信
同样,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学习环节,有人考试舞弊、剽窃论文、篡改成绩单;生活环节,有人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用虚假资料获得各项困难补助用于奢侈消费;求职就业环节,有人伪造求职简历、随意违反协议约定;人际交往方面,有人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诽谤他人……
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金主要用于解决大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和学习生活基本费用等,然而部分大学生获得资助金后,并未将其用于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支付日常基本生活费用等正当途径上,而是隐瞒欺骗家长、老师和同学,肆意挥霍,用于吃喝玩乐上,在资金使用上存在着严重失信行为。另外,部分大学生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还不起、助学贷款利息低、恶意拖欠等各种原因而出现贷款拖欠不还的情况,在还贷中同样存在严重失信行为。
大学生失信的危害
诚信道德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
助学贷款未按时偿还更严重
首先逾期属于违约行为,你需要支付相应的罚息,而且如果你逾期时间过长的话,银行有可能会起诉你,你会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你的逾期行为,会由人民银行记录在你的个人征信记录当中。
个人征信是你未来所有金融行为的一个重要参考,以后如果你在贷款的时候会作为银行的审核材料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逾期记录只陈述客观事实,但是大多数银行都视逾期行为为高风险因素,从而对你拒贷。而且国家助学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扶贫性质的,对于它的逾期行为在商业银行看来是及其恶劣的。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全面上线,如果你个人征信不良,未来你出行、出国都会遇到问题。
这样才能守信
1、遵守承诺,履行诺言,担当责任,说出来的话一定兑现,明白错就是错。懂得担当责任,承担后果。
2、踏实办事,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面前,多考虑长远利益,站在多数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诚信的首要根本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做到多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本文转自学院公众号2021年5月25日推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