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为推进我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申报工作,简亚平院长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分别赴珠三角地区大型养老院、长沙市养老院及永州市本地养老机构开展深度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把握行业前沿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建设与区域养老需求的精准对接,为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调研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智慧养老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议题。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35年,我国需建成覆盖城乡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响应政策号召,我院拟增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暑期调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行业需求分析:了解养老机构对智慧养老技术、护理人才的核心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结合实地案例,完善“智能照护+健康管理”的课程模块;
3.校企合作拓展: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
二、调研行程与成果
1. 珠三角地区:聚焦智慧养老技术应用
7月27日至8月2日,简亚平院长带队的第一调研组,走访了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深圳共享之家和深圳作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养老的标杆机构。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人利资源部张部长详细介绍了智能监测系统、远程医疗平台的应用场景,并提出“复合型人才”需求——既需护理技能,又需熟练操作物联网设备。深圳共享之家则展示了其“智慧适老化改造”项目,如跌倒预警传感器、AI健康评估系统等,为我院设计“智能照护实训室”提供了宝贵参考。
2.长沙市:挖掘医养结合与人才标准
8月4日至9日,申永祥副院长带队的第二调研组深入泰康湘园、长沙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泰康湘园作为高端医养结合代表,其“1+N多学科照护团队”模式(即1名个案经理协同护士、康复师、社工等)引发团队对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长沙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强调“养老社工”的培养缺口,建议增设老年心理学、临终关怀等课程模块。此外,调研组还与人社厅相关部门交流,获悉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认证的最新标准,为专业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3.永州市:探索本土化养老服务体系
8月5日至10日,专业负责人刘蓉带领的第三调研组走访永州本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乡镇福利院。调研发现,基层机构更需“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如能兼顾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和信息化操作的护理员。宁远县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提出:“智慧养老设备在基层的普及率较低,人才培养需兼顾技术应用与传统护理技能的平衡。”这一反馈为我院制定“分层培养”方案(如增设“基层养老机构实务”选修课)提供了方向。
三、调研亮点与创新
1.“专业+科技”融合:珠三角机构的智慧化实践印证了“护理+信息技术”跨学科培养的必要性;
2.校企协同育人: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泰康湘园等达成意向,拟共建“订单班”及校外实训基地;
3.本土化特色挖掘:永州案例凸显了专业建设需结合区域差异,灵活调整课程重。
四、未来展望
此次调研为专业申报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下一步,我院将完善课程体系,增设“智慧养老系统操作”“老年健康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推动产学研合作,联合企业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如智能穿戴设备模拟教学;计划与永州民政部门合作,开展“智慧养老下乡”公益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本次调研,我院深刻认识到智慧健康养老领域的广阔前景与人才缺口。未来,我们将以专业申报为契机,培养“懂技术、有温度、能创新”的养老护理人才,为应对老龄化社会贡献高校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