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睿)上善若水,水孕万物,乃生生不息。水资源的保护,力在当下,功在千秋,环境学院广大学子投身祖国江河平原,用行动践行着环保铁军的责任与担当,守卫着碧波荡漾、水清鱼肥。开学伊始,以校长王焰新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环境水文地质导学团队”成员,前往江汉平原天鹅洲湿地与洞庭湖平原实地开展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天鹅洲湿地作为国家级保护区,是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然而地下水中大量的营养盐与重金属的输入,对天鹅洲湿地的生态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然而,随着洞庭湖地区人类活动逐渐增多,导致洞庭湖水量减少,湖泊水质逐渐恶化。因此,“环境水文地质导学团队”的成员们通过野外调查实践,了解实地水文地质过程与污染物溯源,为湖泊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探寻新思路、新方法。
丰富的野外调查实践,是环境学院开设在祖国大地的开学第一课,是同学们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是持续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是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手段。扎实的野外实践工作是环境学院的优秀传统,其深深地刻入了新时代红专能优生态环保铁军的基因当中。
野外工作心得:
从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到气吞云梦的八百里洞庭,走过涓涓细流,跨过浩浩大江,驻足洞庭之畔,感受着水孕万物的生生不息。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如今将课堂搬于野外,将理论付诸实践,切实的使我感受到了知行合一的成就感,回想第一次出野时的茫然无措,在杜老师和师兄的教导下,到如今我也可以带队出野,虽偶尔会有纰漏但也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这是自我的提升,更是地质人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的精神传承。不论是踏水乘舟感受湖泊涌动,或是寻井找水把握地下脉动,踏着青草我们随着野马徒步7km走到湖心,肩膀相靠我们为仪器遮风挡雨,这些宝贵而又难忘的经历使我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科研人员的路上不断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守卫着宝贵的绿水青山。愿以青春之我,奋斗青春之山河,不移报国志,坚定向水行。
—2022级研究生徐睿
时光飞逝,在绵绵春雨中结束了我的第一次野外工作。想起刚加入团队时的懵懵懂懂和不知所措,在师兄师姐悉心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也逐渐熟悉了野外的工作流程,适应了野外的生活,过程中虽然有汗水也有疲倦,但是让我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水天一色,鱼跃洞庭,春风略过野草的簌簌作响,还有善解人意的老乡,也意识到水资源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今天是世界水日,有过这次经历,我也感受到身上的重担,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好一江碧水。
—2019级本科生蒋欣芮
不知不觉距开学已经过去了快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先后前往荆州长江故道进行野外工作以及广东珠海进行实习。在荆州的野外工作中面对因为湖水位大幅下降形成的淤泥地,我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与同门一起齐心协力,巧妙利用身边的竹竿、枯木铺设成“道路”来采集水样;在珠海的实习中面对新环境、新任务和新的人际交往我始终保持勤奋好学,脚踏实地,务实肯干的态度,迅速和新同事建立起良好关系,很好的适应了实习节奏。艰苦朴素,求真务实,这是地大的校训,也是留在我身上的深刻烙印,它深深影响着我,让我面对各种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迎难而上,面对不同环境能够迅速适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发扬和传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争做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争取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级研究生朱顺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