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夏益骏 摄影:刘箬缇、宋悦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研究青年在返乡创业、红色文旅、农村电商、农产品外销等领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7月3日至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纪亮率“经鹰实践队”师生一行6人赴十堰市、郧西县开展“青耕沃土·智赋郧西”专题调研实践,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典型访谈等形式,深度挖掘地方培育青年典型的经验做法,探索青年典型挖掘选树宣传机制,共谋校地合作新篇。
经鹰实践队在十堰市团市委
十堰市团市委座谈会
调研首日,团队与十堰市团委与团市委组织部、青发部负责同志及当地高校代表举行专题座谈。院地双方聚焦青年典型选育机制与校地合作模式展开深度交流,系统介绍了青年典型典型发展情况和具体做法,通过“创业大赛孵化”“产业学院共建”“西部计划扩容”等举措,挖掘培育青年典型。湖北医药学院、汉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分享了党建引领团建建设经验。青年典型选树工作需重点聚焦创新创造、社会服务、基层历练、道德模范四类青年,要注重信息的收集,结合学校特色与热点,强化组织引导,进行梯次培养,培育提升老典型,挖掘选树新典型,避免出现断层。李纪亮结合招培就联动、产学研合作、特色典型挖掘等方面交流发言,提出推动珠宝鉴定、绿松石产业等特色专业资源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为青年扎根基层提供长效支撑。院团委书记努尔夏提·居勒提带实践队学生围绕青年政治引领、实践锻炼、文化活动方面展开交流。
郧西县团县委座谈会
参观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经鹰实践队在郧西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观摩电商一体化展示中心
走访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
在郧西县,湖北汉江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县委人才办主任,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魏荣冰全面推介了郧西县“政策标准高、体系完备、生态优良”的人才引育体系。数字经济产业园何小伟、电商协会会长梅堃、七夕美农文创万方东等青年代表,分享了利用直播电商、三产融合激活乡土资源的实践,凸显政策支持与数字赋能对产业升级的杠杆作用。团队实地走访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王家坪红军小学、电商一体化展示中心及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深入考察文旅融合、夜经济和红旅经济发展,切身感受郧西县“天上七夕 天下郧西”的独特文旅资源禀赋。
经鹰实践队在小新川村
参观中原突围小新川会议旧址
参观小新川村五味子基地
参观小新川村马头羊养殖基地
观摩涧池乡下营村电商直播基地
观摩涧池乡下营村七夕美人茶专业合作社
在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实践团跟随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得者、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地大优秀校友翁新强深入其带领发展的五味子种植基地、马头羊养殖场及养老托幼设施,了解其从校园创业到村党支部书记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经历。在涧池乡下营村,团队观摩了电商直播基地、郧西县七夕美人茶专业合作社,调研了农村电商、农产品外销发展情况,见证“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推动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成效。
经鹰实践队在湖北关
实践调研期间,团队同步输出智库成果,拟为合作社设计财务优化和电商拓销方案,提出中药材观光园、生态民宿、研学基地联动开发路径,凝练形成青年典型服务社会的有效机制。李纪亮指出,郧西的实践印证了“专业能力向治理能力跃迁”的青年成长逻辑,学院将前置育人环节,通过课程嵌入、实习基地共建、赛事成果转化等方式,引导青年在基层沃土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本次实践调研形成三点共识:一是强化青年选树机制,依托动态人才库、事迹分享会提升典型引领力;二是深化校地产业合作,围绕数字经济、农村电商、红色文旅等领域共建实习基地、科创平台;三是前置人才培育链条,将思政教育、社会实践与职业规划融入高校培养体系,引导青年早立乡土情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拟将郧西作为“行走课堂”,推动经管相关专业学生参与乡村产业规划、直播电商运营等高附加值服务。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聚焦“典型选树精准化、服务供给专业化、合作机制长效化”,助力十堰构建青年“返乡有平台、创业有支撑、成长有生态”的良性循环,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青春力量。
十堰市团市委、郧西县委人才办、郧西县团县委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与调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