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史”宣传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行思四史”辅导员实践育人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推进实践育人与“四史”理论教育相融合,以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足迹为主线,打造“百人寻百馆”课间感悟课、“百人察百村”田间观察课、“百人访百企”车间感知课和“百人讲百场”指间育人课等四大思政课,讲好“四史”和新时代变革故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图1:“行思四史”育人路径规划
活动开展以来,组织策划拍摄20余部主题微视频,其中《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获得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推广作品(一等奖);工作案例获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案例二等奖,相关经验收录到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星辰筑梦宣讲团”“‘信’火相传志愿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团队涌现出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众多育人典型;多次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一、关键点分析
一是提升理论学习积极性。聚焦“四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不浓、理论灌输效果不佳等难题,探索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用沉浸式课堂感染学生。二是凸显实践路径典型性。组织学校师生以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足迹为主线,广泛开展国情考察、社会观察、学习体验、调查研究活动,注重实践场景育人的典型性。三是扩大活动成效覆盖面。组织宣讲团提供菜单化、预约制、上门式宣讲服务基础上,借助网络技术和新媒介传播方式,打造系列网络宣讲作品,拓展学习教育实践的广度与深度。
二、思路举措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的相关论述,结合学校实践育人特色,成立“行思四史”育人工作室有组织利用“馆间”“田间”“车间”“指间”四大场域设计四个“双百”实践育人活动,引导师生在“耳闻四史”中提升理论涵养、“目见四史”中提升实践育人能力、“言传四史”中提升宣讲水平、“践行四史”中提升综合素质。

图2:《人民日报》报道学校打造行走中的“四史”课堂
1.“百人寻百馆”:馆间上好红色历史调研课。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湖北省红色资源优势,组织百名师生行程覆盖湖北下辖13个地级市州百处红色场馆。重点组织师生赴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共产党精神谱系在湖北萌发的地方,传承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赴习近平总书记现场考察的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励师生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利用学校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校史馆,有效发挥场馆文化浸润教育功能,切实增强“四史”教育的针对性。
2.“百人察百村”:田间上好乡村振兴观察课。以项目立项方式组织百名师生深入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等为代表的百个乡村基层、奔走田间地头,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亲身体验、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刻认识国情社情民情,引导地大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同时组织志愿服务师生,利用专业所学采取“1+2+N”模式面向20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四史”学习宣传教育,用高等教育所学反哺乡村基础教育。
3.“百人访百企”:车间上好伟大变革感知课。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企业开放日、生涯体验日等活动,组织百名师生走进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现场考察过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百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357份,在引导师生通过企业这面镜子感知新时伟大变革的同时,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实践体验,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力。

图3:成立师生“测地明理宣讲团”提供菜单化宣讲服务
4.“百人讲百场”:指间上好理论宣讲育人课。遴选百名师生组建向阳宣讲团、测绘明理宣讲团面向校内外各党支部、团支部、社团等千余个基层组织提供菜单化、预约制、上门式宣讲服务。同时,策划录制《上春山》等12部系列主题微视频,撰写20多篇网络文章,打造行走中的云端思政大课堂,努力实现学习教育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网络空间的再现与延展。宣讲团成员丁乙个人事迹登上新华网、共青团中央等媒体,微博热搜浏览量超2亿。
三、经验启示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化是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有效手段。本项目是将“四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各类红色育人场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创新,使其成为能够让人真实感触和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进而实现更有效的立德树人效果。
二是物理空间到网络空间的再现与延展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本项目引导师生将在“馆间”“田间”“车间”三大物理空间的沉浸式感悟通过“指尖”延展到网络空间,极大扩展了影响范围,提升了教育成效。
三是情感共鸣是形成价值共振和行动共识的基础和前提。本项目聚焦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主线,15指导老师与近百名学生历时30天、行程超过四千公里,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推动价值共振和行动共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