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教育数字化政策,助力教师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
——为2025年“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项目培训班授课
近日,马启龙教授受邀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25年“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项目县区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授课,主讲《教育数字化政策解读》。来自项目县区的9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学习。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应用与案例分享,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
培训会上,马启龙教授详细解读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政策的最新动态。他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近年来也陆续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重要文件,强调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特别是2025年新出台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为中小学教师如何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明确指导。
技术赋能: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
培训内容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马启龙教授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支持个性化学习、精准课后辅导、智能教育评价等场景。他特别指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助力“双减”落地和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师发展:数字素养提升成核心目标
马启龙教授强调,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的关键环节,教师需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掌握数据驱动下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技能。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为今后在课堂中应用数字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共创教育数字化新生态
马启龙教授总结指出,教育数字化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未来,随着智慧校园建设、云端学校发展等举措的推进,教师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他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拥抱数字技术,为培养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为县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参训教师将把所学知识带回课堂,以数字化为支点,撬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