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研工作交流会——生成式AI工具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应用与讨论
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生成式AI工具的出现,为高校学生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生成式AI工具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在B312召开软件学院教师教研工作交流会——生成式AI工具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应用与讨论。
本次交流会邀请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张立臣老师、软件工程专业唐博海老师、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常婷老师围绕AI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图1 张立臣教师分享
张立臣老师分享的主题为《大模型在实时计算框架课程中的应用》,分享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分析、大模型应用分析以及总结分析三大模块。在课程分析部分,张老师从理论讲解、安装配置及代码编写三个方面介绍了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应用分析部分则深入探讨安装配置类与代码编写类课程中大模型的应用,并思考如何复习及构建个人知识库;总结分析环节则着重于传统讲解如何与 AI 有效结合,为教学实践提供创新思路,助力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唐博海老师分享的主题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生成式AI工具教学创新改革与问题分享》,唐老师从AI工具生成前端特效、AI平台集成教学数据、整合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应用做了分享,并结合在课程教学中使用AI平台所遇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在座的老师在AI工具使用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图2 唐博海老师分享
常婷老师分享的主题为《生成式AI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变革与创新》,主要内容是讨论从传统教学模式到AI赋能的“三段四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从教师主体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的AI思维的形成及创新教育的发展,并讨论了AIGC与教育技术结合为教学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本次交流会引起了参会老师的热烈讨论,在会后的讨论环节中张德佶老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展示了他带领学生完成的AI技术与硬件结合,制作出的课堂小助手设备,设备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查询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出勤情况,参会的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对设备的应用思路和想法。最后,交流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