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X党建业务”多维协同,践行“强国行”专项行动
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是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教师第一党支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艺技术全国A+专业、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单位的建设主体。支部现有党员17名,其中国家级煤机专家1人,国家煤专委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省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
教师第一党支部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形成了“一个核心、双轮驱动、三个载体”多维协同的“123X党建业务融合”新模式。该模式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实践为核心,以党建与业务为驱动,以“三会一课”、样板党支部创建、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通过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知识竞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素质教育、教研和科研等多维协同开展党支部工作,认真践行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
党建引领强根基,“四型四有”聚合力
“三维学习法”助力,塑造有信仰的学习型党支部。教师第一党支部创新构建“行走党课+云端智库+课题攻坚”三维育人场景,在“行走的课堂”上,踏着校史馆的时光长廊追溯建校初心,在矿业馆感悟产业报国情怀,年均开展红色探访3次,让校史矿脉与理论学习同频共振。云端阵地打造“指尖上的加油站”,开设“青年先锋开讲啦”“先锋之光・引领未来”“机械美学品鉴沙龙”等系列讲座,由支部教师主讲,累计举办6期。组建党员攻关队,把“智能采矿”“采掘装备”等课题搬进“红色实验室”,累计解决技术瓶颈十余项。通过立体化路径,教师第一党支部年均开展集中学习12次、读书班1期,知识竞赛1次,参与率达 98%,在四届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论坛做主旨发言1次。
“双链四力”驱动,锤炼有专长的实干型党支部。教师第一党支部创新构建“制度刚性+执行韧性” 双螺旋驱动体系,以《党支部政治把关实施细则》等 10项制度刚性约束,形成“制度齿轮咬合业务链条”的刚柔并济机制,促进支部党建工作的 “引领力、生命力、辐射力、向心力” 四力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施“铸基塑形”工程,通过“师德浸润工作坊”等,培育出省级教学名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等领军人才。
“两坛四廊” 铸基,打造有担当的文化型党支部。依托学院“工匠讲坛、人文机械讲坛”,开设2场“机械美学品鉴沙龙”。教师第一党支部助力学院创新构建了“四廊育人长廊”,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长廊(16块互动屏,四部分学习篇章)、工匠之家文化长廊(优秀教师与校友风采展示)、专业美育长廊(“唯美采煤机”等模型展示)、学生科创长廊(学生设计的“基于5G的井下搜救蛇形机器人”等22件作品展示)。专业美育育人长廊建设等经验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好老师》“极光新闻”、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等媒体报道。
“四站同辉”赋能,厚植有奉献的服务型党支部。创新建立“大学生成长驿站、教师职技加油站、爱心便民服务站、企业服务站”等服务中心。大学生成长驿站中,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担任本科生柔性导师,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库”,从学科竞赛、科研立项等方面全过程开展咨询、指导30余次,开展考研指导、心理咨询、生活帮扶等服务20次。教师职技加油站中,由老教师指导新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帮助2名新教师过教学关、科研关。爱心便民服务站中,在学院一楼收发室设立爱心雨伞、爱心打气筒、爱心药箱、干手器等暖心设施。企业服务站中,教师第一党支部依托省揭榜挂帅项目开发的极薄煤层智能化开采设备在双鸭山矿务局投产使用,无人工作面月产3.5万吨,受到了龙煤四大矿业集团的高度评价。
党建业务融合强引擎,“三岗三‘+’”激活力
教研先锋岗“双螺旋集成”赋能“党建+教学”提质创优。教师第一党支部创建了“党建铸魂+教研领跑”双螺旋机制,实施“青蓝工程2.0”,即签订以老带新的“销轴师徒约”,依据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设立党员教研先锋岗,创设“致敬榜样工作坊”,通过“老党员示范课→中年党员创新课→青年党员微课”逐级传导,建成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任春平同志负责的《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获批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课程思政案例。建成《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2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获省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科研先锋岗“双链融合”助推“党建+科研”攻坚克难。教师第一党支部构建“党建铸魂+科创攻坚”双链条,以国家级煤机专家刘春生为“销轴”,组建“科研党员攻坚队”,带领多名科研骨干啃下“高效硬岩截割装备”硬骨头,支撑硬岩截割技术的创新发展。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获批包括省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联合引导资金支持项目、省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项目5项。获中国发明协会科研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支部党员为主体的科研团队获评学校“2024年先进科研团队”。
服务先锋岗“双轮驱动”实现“党建 +育人”齐头并进。教师第一党支部创新“党建铸魂+服务润心”双轮机制,在煤机企业设立“井下先锋岗”,开展 “亮身份・解企忧”专项行动。组建“党员技术特派团”,深入企业,建立“需求销售库”精准对接技术堵点。创设“煤海课堂”流动党员站,3名党员教师带着“薄煤层开采技术包”送教下矿十余次。积极开展龙江创新方法公益课授课,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总决赛荣获一等奖,累计2024年学科竞赛获国家、省级奖7项。形成了“实验室-矿井-课堂”三位一体服务链,让党徽在煤海深处闪光。
党建联建强引链 “三联三同”提能力
联系实际抓建设,实现党建与业务同步部署。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实现“理念同步”“导向同步”“学用同步”“目标同步”“机制同步”“队伍同步”,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心工作,先后开展了“我为评估当先锋”“以评促建,争创一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专业认证新发展”等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等活动,努力推动支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深融互促。
联系结对抓共建,实现资源与智慧同步共享。支部以“党建联盟”为平台和纽带,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互动和资源共享。支部先后与哈尔滨石油学院、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牡丹江热电厂等单位所属党支部开展了党建共建结对,围绕“理论同学、服务同行、成效同享”等共建内容,通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交流座谈、重要活动观摩、“工作联动、阵地联建、活动联办”等互动措施,促进了党建共建资源、智慧的互学互促,共建共赢。
联系骨干抓人才,实现培养与激励同步发力。党的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支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以党建之火点燃人才干事热情。先后成立“青年骨干突击队”,开展“机械设计人才论坛”,建立“青年人才岗位建功基地”,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设立“人才谈心谈话日”,以及建立健全人才选拔评价体系、履职尽责综合评价体系等,进一步提供人才成长平台,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锻炼骨干党员,提高党员人才的向心力、内动力、创造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环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