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非遗薪火跃动校园课堂
当赫哲族千年传承的鱼皮画与灵动剪纸相遇于小学课堂,古老非遗瞬间被注入了童真活力。2025年6月25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专业教师,怀揣匠心与热忱,走进小学校园,展开了一场名为“剪影千年·鱼跃非遗”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行动,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触摸民族根脉的奇妙窗口。
与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活动
活动精心划分“剪影千年”与“鱼跃非遗”两大体验项目。姜宏宇老师不仅传授传统吉祥纹样技法,更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将现代生活元素融入剪纸创作。张秀芳老师向孩子们讲述赫哲族与鱼皮艺术相生相伴的悠久历史,展示鱼皮鞣制、染色、剪贴的独特技艺。
随后,孩子们在水建学院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体验剪纸和鱼皮画制作。“咔嚓、咔嚓” 的剪刀声如同轻快的节奏,伴随着孩子们屏息凝神的专注。彩纸在指尖翻飞、折叠,小剪刀沿着铅笔勾勒的图案灵巧移动。虽然线条有时会歪斜,转角处略显生涩,但那份投入却无比珍贵。鱼皮那独特的冰凉、滑韧又略带粗粝的触感,让孩子们发出了“哇”的惊叹。孩子们用安全剪刀笨拙却无比认真地沿着画好的线条剪裁。胶水涂抹均匀后,轻轻按压拼贴。当原本零散的棕色、米白色、红色鱼皮片,在自己手中逐渐组合成大熊猫、花瓶、民族服饰时,孩子们的眼睛亮得惊人,稚嫩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洋溢着创造的喜悦。
互动照片
此次行动,远非一次短暂的文化展示。它巧妙构筑起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坚实桥梁。我院师生在传授知识、引领体验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专业使命与非遗传承的理解,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实践中淬炼提升;小学生们得以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与勃勃生机,文化自信的嫩芽悄然萌发。尾声,孩子们都在询问,老师和哥哥姐姐们什么时候还来。
当高职教育的实践之手与基础教育的启蒙之心紧密相握,当千年非遗智慧在童真创意中焕发新生,“剪影千年·鱼跃非遗”的行动已超越本身——它是水建学院教学成果的一次生动检验与升华,课堂所学的设计理论、材料特性、工艺技法不再是抽象的知识点,而是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能力。此次成功搭建了以服务促学习,以实践强技能的育人平台,水建学院将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纳入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在真实的社区互动、文化传播中锤炼职业素养和社会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