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建学院党员教师赴林海水库开展实践学习
2025年7月10日至14日,水建学院徐晓毅、成艳、张佰真铭、鞠丽秀4名党员教师前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林海水库工程现场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本次现场实践采用图纸研读+实地观摩+专题研讨三位一体模式,深化了教师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现场认识,全方位提升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林海水库
在实践学习的第一阶段,教师们通过系统研读林海水库工程的全套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深入开展了专业技术理论学习。重点对521米长重力坝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坝体分段、建筑高程、上下游坡比等关键参数;深入研讨了三级闸门分层取水系统的工作原理,特别是针对不同季节的运行策略及其生态效益;同时,对2.865公里竖缝式鱼道的流体力学设计进行了专项研究,包括池室尺寸、竖缝宽度等设计参数。通过这些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师们不仅掌握了工程的技术要点,更为后续的现场实践环节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设计图纸到施工现场的无缝衔接。

研究图纸
在现场实践学习中,教师们深入施工区域开展实地学习,包括:水库重力坝、坝后式电站、鱼道、混凝土搅拌站、鱼类增殖站、钢筋加工棚、安全体验中心、检测科研中心、团结取水枢纽。在重力坝施工区,教师们近距离观摩57.5米高坝体混凝土浇筑过程,重点学习旋转布料机应用技术;在鱼道施工现场,教师们了解了竖缝式鱼道的水流特性、高差控制以及鱼类的洄游特点;在智能化双240拌合站,了解骨料制冷、四级配混凝土生产及高寒地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在鱼类增殖站,学习了50万尾细鳞鲑等珍稀鱼苗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及客土护坡的施工技术;在钢筋加工棚,观察数控钢筋加工设备运行及高精度钢筋笼焊接工艺;在安全体验中心,通过VR事故模拟系统体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场景,并进行了施工现场防护救援演练;在检测科研中心,详细了解了材料、土工、水泥、力学的检测设备及技术参数要求;在团结取水枢纽,重点学习了底流缓冲的技术原理及滑升模板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

探讨试验
在专题技术研讨阶段,教师们与项目经理董学文围绕绿色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生产、入仓浇筑、养护技术、模板应用技术开展深入交流。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重点探讨了扬尘控制、废气控制、建筑垃圾、污水排放、材料使用等绿色施工措施的应用;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技术,详细分析了四级配混凝土的骨料破碎、清洗、预冷、制冰降温和抗冻耐久性配比优化方案;在入仓浇筑工艺环节,深入分析了重力坝分段浇筑的塔带机布料系统与振捣时序控制技术;在模板应用技术创新方面,对比分析了悬臂模板与翻转模板在背水面、迎水面的施工效率。这些典型的施工案例,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宝贵的实证素材。
此次实践学习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们深入了解了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理念。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现场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学案例,更为今后在教学中融入工程实践、科研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水建学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创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水利工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