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年人均收入由1.2万元增长至2.1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收入由不足20万元增长至70多万元,75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这一串串数据背后,诠释了我校驻村第一书记辛良在驻村期间履职尽责、奋力带领祁家村脱贫攻坚的担当和作为。
自2018年11月起,我校仪器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辛良根据组织安排担任邳州市祁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在长达761天的时光中,他坚守工作岗位,扎根基层一线,勇担使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光荣使命中,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优秀党员的奋进之歌。
选择驻村,是最好的安排
2018年,为迎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省委组织部决定从高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第四批驻村第一书记。经过考察,学校委派辛良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抓党建、抓扶贫、促发展。
当时,辛良的女儿刚刚四岁。得知辛良要驻村工作,他的父母主动提出帮他照顾孩子、妻子也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这极大地缓解了辛良的顾虑。
党委的信任,家人的支持,党员的奉献初心,这一切,都坚定了辛良走到老百姓中做实事的想法。辛良说,“有幸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当中,尽微薄之力,成为全国万千基层干部中的一员,我深感光荣。”
祁家村是脱贫攻坚的“战地”一线,也是全国农村建设发展的缩影。原来的祁家村经济发展迟缓、村容村貌落后,这使辛良深受触动,他决心要让祁家村一改前貌,实现真正的振兴。
虽然出生在农村,但辛良并没有农村工作的经验,未知的驻村工作、扶贫攻坚的责任重都令他倍感压力。但辛良把工作的变化当作一次锻炼和磨练自己的机会,将未知的压力化为前行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到祁家村的发展中。
“任职期满回来时,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辛良笑着说。“驻村的两年多,正赶上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祁家村‘志智’双扶、拔除‘穷根’的重要阶段,能够有幸参与到这个伟大事业中,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安排。”
重塑队伍,为脱贫举力攻坚
从正式驻村开始,辛良便在村部与农户之间忙碌奔波,乡间小道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只有深入村民群众,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辛良一到祁家村就扑下身子到村民中走访了1个多月,真正了解了贫困村民的生活状态,发现了村庄存在的种种问题,找到了症结所在。祁家村原来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配备不齐、村干部与百姓间缺乏沟通,政治意识、为民服务意识不强,辛良认为,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是当务之急。
他通过走访和组织推选,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中组建了一支以80后青年为主体、学历结构合理的村两委班子,同时提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实、真、效”四字要诀,以此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谋划村庄发展。
深知百姓苦,举力扶疾贫。走访过程中,几个重点贫困户成为辛良最牵挂的人,“有一位患病的妇女刚刚失去丈夫,独自抚养四个孩子;还一名留守儿童跟着奶奶生活,家中没有劳动力……”辛良第一时间联系邳州当地知名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筹捐,看望、帮扶这些贫困家庭。
辛良认为,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做好土地文章、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他带领村两委共同商讨,对土地进行集体种植、外包,实现规模化经营,流转土地2000多亩,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00个;新增空闲土地40余亩,建设110余亩大棚,外包鱼塘80余亩,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他还带头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带领村民实现从种植小麦、玉米等常规农作物到油桃、牛蒡等新经济作物的转变。
对于部分对改变种植方式抱有观望态度的村民,辛良一遍遍耐心讲解,积极沟通,打消了村民的疑虑。百姓获利,集体个人双增收,祁家村由此扭转经济发展迟缓的局面,逐渐实现全面脱贫。
志智双扶,促乡村振兴发展
“扶贫先扶智,教育要先行。”辛良始终坚定这一工作路线。
得知村里孩子们就读的小学体育器材破旧、学生缺少课外阅读书籍、没有课外文体活动等状况后,辛良十分着急。他再一次各处奔波,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帮助。他联系学校和社会公益组织,获得了音乐教室捐赠,举办了“扬帆阅读营”“诵读红色经典”等活动,还募集了图书1.5万余册,各类捐赠物资价值达15万余元。
辛良深知,祁家村的振兴需要“志智双扶”。在他的倡导之下,村民合力建立了农家书屋,为广大村民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场所。驻村期间,宋学锋校长曾前往祁家村走访,为当地带去图书2000余册,鼓励孩子们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宋校长题写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挂在农家书屋里,激励着祁家村的村民和孩子们立志多读书,通过读书来提高知识。” 辛良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祁家村也叫棋村,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亲自书写了村名“棋邨”。辛良了解到,村子在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中国第一棋村,是当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范,村里男女老少都会下象棋。他特意拜访了村中曾经的“棋王”,两人都对如今象棋文化的没落感到遗憾。
辛良决定重振祁家村象棋文化。他争取到资金100余万元,开展文化建设,修建党建文化广场和象棋文化广场,组织孩子们开展象棋比赛,弥补村庄知识文化洼地的缺漏。辛良说,“让村民感受象棋文化的浸润,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化振兴的一步。”如今,文化广场已成为了村民和辛良眼中的“CBD”。
任职期满后,辛良离开祁家村回到学校。望着熟悉的村落,辛良十分不舍,在他熟悉的田间道路上缓步留恋。他默默许下了诺言:继续协助邳城镇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关注支持祁家村发展,继续关心帮助镇南小学建设。
辛良表示,驻村的761天让他在基层广阔天地锻炼了本领也增长了学识。他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最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