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服务学科,促人才培养”-过控支部建设探索与实践纪实

2021-01-18 19:34:3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党支部隶属于化工学院党委。支部现有党员14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党支部围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中心任务,做好凝心聚力,统一思想的坚强保障工作,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专业的教学、科研、青年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和贴心服务。支部党员人均年教学工作量300学时以上,讲课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党支部的“支部创新工作计划”连续5年获得学校立项支持。近4年来,获得“2014-2016年度校十佳党支部”、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全国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矿业大学创新教学团队等集体荣誉和称号,1名党员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3名党员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员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最受欢迎教师”,4名党员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类)”、20余人/次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和荣誉。

一、明确基层支部建设的总体思路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支部,怎么建设支部”,是每一个党支部应该认真思考的和讨论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过控系支部经过认真思考,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支部建设的目标和思路,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支部,怎么建设支部的问题。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创先争优、三严三实、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等系列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为目的,积极探索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堡垒作用的措施和工作方法,以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为专业的教学、科研、青年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和贴心服务。

二、结合专业设置特点,组建强有力的支委,提升支委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过控支部支委3人,除支部书记外,另外两人分别为系主任、专业建设负责人。支委3人均为专业建设骨干,除支部工作外,都承担其他专业建设工作,三位委员分别为自己分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中系主任主持过控专业及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专业建设负责人主要负责专业本科评估、实验室、实践等工作;支部书记兼任过控系系副主任,主持过控支部日常工作,并负责过控系研究生工作。将系主任、专业建设负责人作为支部委员,体现出几个方面的优势:(1)能有效融合支部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党建、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多方的工作;(2)支委委员也是专业和学科方面的负责人,有利于提升支委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3)有利于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局面。

三、以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相关工作为载体,党建工作和专业工作紧密结合

对基层教工支部而言,脱离专业和学科的实际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则缺乏载体,极有可能脱离实际,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党建而党建,最后形成“走过场,搞形式”的不利局面。过控系支部支委根据上级要求、专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研究确定了本专业近几年的几项中心工作,主要包括江苏省及煤炭工业系会工程技术中心申报、江苏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申报、过控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评估、新版培养方案修订等。结合“两学一做”对高校教师的具体要求,学以致用,统筹安排,根据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时间节点,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工作计划,以三位委员为小组负责人,充分调动支部党员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四有教师”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专业重点工作中去,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实践证明,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工作相融合,支部工作更好开展了,党员素质提升了,责任意识增强了,业务能力进步了,专业和学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了,成果更丰富了,体现了全面的进步。

四、大力发扬了集体学习制度和老带新制度,做到新老兼顾,建立青年教师成长帮扶机制

过控支部制定了日常工作规范,对有关事务实行民主讨论和集中决策。大力提倡集体学习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是促进支部全体党员,尤其是青年教师党员快速进步的重要途径。定期安排集中学习,他们将集体学习分为两类:一是理论学习,包括上级组织安排的各类理论、政治、文件学习,通过集体学习并热烈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实现在思想认识、政治素养上共同进步;二是业务能力学习,包括教学研讨、公开课、示范课、试讲、集体备课等学习和研讨活动,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2016年以来,过控支部围绕两学一做和专业中心工作开展的集体学习、研讨等活动30余次,即提升了支部党员的理论水平,又解决了诸多专业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未来在青年人身上,过控支部14名教师中,40岁以下的就有10名。如何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专业和学科的支撑,一直是过控支部思索的问题。过控支部考虑老教师科研活动多、会议多、出差多、精力有限等特点,结合青年教师年富力强、有活力、缺乏方向和经验等实际情况,两者兼顾,建立了“老带新”的帮扶机制,发扬“退休前再为专业发展加一把油,把年轻人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宽广胸怀,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老带新”的主要措施有:(1)老党员给年轻党员上党课,提升年轻党员的思想修为。如在支部集体活动中,安排成长在文革期间、当过知青、党龄超过30年的匡亚莉、刘焕胜等老党员给支部全体党员讲党课,让大家感受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宽广情怀和奉献精神;(2)年轻教师帮老教师助课,学习老教师在教书育人、教学活动等方面的经验,尽快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3)每一位年轻教师都要进入老教师科研团队,青年教师可以通过锻炼成为科研团队的骨干力量,也可以将传统的优势科研方向继承和发展下去。(4)在教学、科研、专业和学科建设重要工作中,有步骤的让年轻教师充当重要角色,承担重要任务,老教师负责掌好舵、把好关。过控系支部有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重量级教授,涉及专业重要事务,支部和专业都请这些老教师充当评审或答辩委员会的角色,对年轻教师为骨干所撰写的报告材料、完成的工作进行把关和完善。

五、建设成绩突出,下一步工作值得期待。

过控系支部全体党员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按照制定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取得了一些成绩,证明开展的工作切实有效、富有成果,近三年以来支部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党建工作:自2012年以来,制定的“支部创新工作计划”连续4年获得学校立项,其中1项被学校遴选作为“基层工作案例”报送教育部。支部获得2014-2016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十佳党支部,1名党员获得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4名党员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教学方面:1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人入选校第九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获得2014年煤炭行业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集体);2015年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称号(集体);5位老师获得校“百佳本科教师”称号,1人获得中国矿业大学最受欢教师;2人获得2015年校多媒体课件比赛特等奖和二等奖。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第六、七届全国过控专业创新实践大赛,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多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3)科研方面:新增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8项,基本做到人均一个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获得煤炭工业协会及省(自治区)级别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批江苏省及煤炭工业协会工程技术中心2个。

(4)社会工作方面:1人获得中国矿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获得中国矿业大学模范班主任,4人获得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班主任,4人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优良学风建设奖,4人获得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职工,1人获得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工会干部。

中国矿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过控支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支部,他们在党的方针指引下,沿着既定的思路,在教育事业中践行“做合格党员,做四有教师”,为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能有效融合支部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工作。三、以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相关工作为载体。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工作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