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战略,创新“三带三合”模式,培养“一懂两爱三有”人才

2025-10-13 18:42:36 赵泽阳

一、工作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高等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人才需要,农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以强农兴农为任,构建“三带三合”三全育人模式,引领“一懂两爱三有”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要举措

(一)师生联动服务地方

师生深入乡村调研,为山西省灵丘县规划《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实施规划(2013-2030)》,完成了《“穿越2050”的乡村振兴愿景》《走进乡土乡村50问》等专著,累计农技科普讲座5000余小时。


(二)培养农科领军人才

开设“中国乡村振兴青年种业菁英班”“中国乡村振兴青年农场主菁英班”,采取“企业家+在校生”的班级成员,“理论+实践”的培养体系,“大学+企业”的课堂模式,“管理+技术”的学习内容,“专职+兼职”的教师队伍,培养卓越农科领军人才。

(三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围绕发展需求,菁英班学员在花垣县开展有机水果、苗绣、酱料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新零售工作,实现增收200多万元;与扶贫基金会合作培育哈尼红米、隰县香梨、舒兰大米等特色产品合作社,实现增收200多万元。

(四)党建引领实践育人

师生党支部与怀柔区琉璃庙镇开展红色“1+1”,围绕乡村建设、绿色农业、旅游发展等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推动组织育人带动实践育人。

(五)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设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研究生专项班,创新“364”培养模式:形成大学、乡村和农业企业3种育人场景,“实践-实验-实习-挂职-服务-双创”6个培养环节,建立“产教、校地、联盟、国际”4维协同育人机制,满足对高层次复合人才的需求。

(六)搭建全国实践平台


倡议成立了“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发起“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五年行动,带动了来自50余所涉农院校的1795名指导教师、18195名农科学子赴开展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三、取得成效

学院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连续五年主编出版系列丛书《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走进乡土乡村 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工作经验

动员教师、党政管理人员全面参与,发挥课堂、科研、实践、党建所有环节,注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党支部带团支部、党员带团员”“理论与实践结合、老师与学生携合、学校与地方联合”的“三带三合”模式。


责任编辑:赵泽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农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以强农兴农为任,构建“三带三合”三全育人模式,引领“一懂两爱三有”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