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系党支部第十届“国际文化大观园”系列讲座之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在俄译介研究”成功举办

2024-06-11 11:24:29 李瑶

第十届国际文化大观园 海报.png

第十届国际文化大观园 海报.png

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20245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系党支部于南教116举办第十届“国际文化大观园”系列讲座第三讲——“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在俄译介研究”,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赵婷廷主讲,百余名学生共同参加。

讲座伊始,赵婷廷强调了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要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离不开民间文学的国际传播。赵婷廷老师以《查姆》《五指山传》《玛纳斯》《江格尔》等作品为例,向大家详细讲述了英雄史诗与创世史诗的当代价值。

讲座现场.jpg

讲座现场.jpg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赵婷廷对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在俄传播环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阐述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在俄传播的现状。南方少数民族史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民间文学方针的推动下,包括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在内的史诗绝大多数在20世纪50年代被陆续发现。《中国南方民族史诗故事》由俄罗斯汉学家瓦赫京和伊茨译介完成。除了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译介为俄文外,两位译者在详细介绍了所译介史诗在中国的发现、采录、整理和刊发过程。

本次讲座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重要意义的理解,拓宽了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学、史诗的认识,更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新时代担当。

责任编辑:林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建育人品牌国际文化大观园讲座围绕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在俄译介研究展开,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激发了他们的新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