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俄语语言文学系党支部与中共上合经贸研修院(青岛)支部在文理楼346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双方以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以交流互鉴拓展合作维度,共同探索新时代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活动伊始,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邹维忠以近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为切入点,围绕“新时代党建赋能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媒体聚焦的上合示范区教育合作新模式恰为高校党建提供了破题思路——通过党建联建,俄语系可深化与上合经贸研修院的资源共享,共建俄语人才培育基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座谈交流环节,上合经贸研修院(青岛)党支部书记、院长郑师系统介绍了学院在经贸人才培养、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实践成果,重点分享了“俄语+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俄语系党支部书记林超则简单介绍了支部党建工作进展,表示将继续深化“党建+学科+专业”三维协同育人体系,通过联建平台凝聚双方发展合力。学院党委书记朱惠平补充强调了俄语党支部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上合示范区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学院党委委员孙大满和支部党员姜训禄也对此次共建活动发表了看法。然后,双方就“党建如何赋能上合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谋划合作愿景。
交流结束后,与会人员前往校史馆参观。中国石油大学的红色校史为支部合作提供了精神纽带,双方表示,未来可联合开发“能源俄语”特色课程,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
此次联建共建既是思想碰撞,更是战略对接,切实加强了两个支部间的交流合作,有效凝聚了双方工作合力,今后,双方将以上合组织为平台,加强在师资共享、学术互访、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协作,继续探索新型融合模式,为上合示范区建设、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