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援疆经邦济世 党员奉献铸就辉煌——熊金武教授分享“援疆之我见”

2025-07-12 14:50:47

2025年6月底,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党支部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支部委员会,特邀援疆干部、新疆伊犁师范大学霍尔果斯商学院院长熊金武教授分享其在边疆地区的工作经历与学术思考。座谈会上,熊老师结合深入调研经历,围绕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及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系统而生动的阐述。

扎根边疆:一位学者的责任与担当

20252月赴任以来,熊金武教授始终秉持“报国情怀、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援疆精神,全身心投入新疆伊犁师范大学霍尔果斯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他积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法治研究”“中亚经贸规则研究”及“涉外法治人才订单班”的设立,致力于将法学与经济深度融合,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熊老师通过回顾自己在伊犁的工作点滴,感慨道:援疆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遇。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要走进基层、贴近现实,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动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不仅是他的信念,更是对青年学者和学生的深切寄语。

49d5b89fd3bf82c133f3ee6f49ea80a

熊金武教授介绍援疆工作经历



伊犁农业:高产背后的“密码”

虽然赴任时间不长,但熊老师已经多次深入伊犁地区农村一线,实地考察农业生产情况。他发现伊犁农业潜力巨大,据数据显示,该地小麦亩产量可达750-850公斤,玉米则高达900-1200公斤。这一高产的背后,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肥沃的黑土地、充足的日照时间、显著的日温差以及丰富的水资源。此外,农牧业循环体系和兵团规模化经营模式也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熊老师认为,农业是新疆五大定位中的基础产业,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他引用《管子》名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强调应以史为鉴,探索适合当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例如,伊犁地区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密度大却不烧苗,得益于夜间低温和天山雪水灌溉系统的科学管理。他还特别提到,伊犁正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开发等多元化路径,为农业经济注入新活力。

做“落地”的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

作为经济史领域的专家,熊金武教授始终坚持一个核心理念:经济学研究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此,他在霍尔果斯商学院任职期间,深入调研伊犁农业发展问题,强调科研应聚焦“三农”问题、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现实议题。

他积极推动学院农业经济研究平台建设,并组织师生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只有走进田间地头,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熊老师表示,唯有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回应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课题,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服务社会与民生。

建设霍尔果斯商学院:立足边疆,面向未来

谈及霍尔果斯商学院未来发展,熊老师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国家对新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五大定位,结合新疆十大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重点发展农业经济、数字经济和涉外法治等方向。学院计划通过加强农业经济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产学研融合等方式,助力边疆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涉外法治人才订单班”的设立,旨在培养既懂经济又通法律的国际化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亚区域合作。

本着融合借鉴的思路,熊老师对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想法:一是聚焦重大现实问题,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二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融合;三是推动法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经济法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经济学党支部的心得与经验借鉴:党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熊金武教授对援疆工作的总结与展望,更是一堂深刻的党课教育。经济学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纷纷表示,熊老师的分享加深了他们对边疆发展的认识,激发了投身实践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支部书记张弛老师代表党员教师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与启示:

第一,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在援疆工作中,党建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经济学党支部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会、专题讨论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熊老师的援疆工作正是这种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支部成员认为,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专长,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教学科研。熊老师多次强调,理论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需求,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这一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未来,支部将进一步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师生深入基层,撰写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同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第三,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熊老师在霍尔果斯商学院设立“涉外法治人才订单班”的做法,为经济学党支部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支部决定在未来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开设更多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增强全球视野和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拓展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

dfaaa445324773393bbdee601d3a1fe

支委成员就新疆产业发展战略向熊金武教授提问



结语:薪火相传,勇毅前行——经济学党支部的责任与使命

熊金武教授曾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党支部的一员(因援疆工作需要组织关系转入新疆伊犁师范大学院霍尔果斯商学院),他的学术追求与责任担当,正是支部“党建引领、服务国家”理念的真实写照。此次座谈不仅是一次经验分享,更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精神接力。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理想,也为支部全体党员树立了榜样。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经济学党支部将继续弘扬援疆精神,强化使命意识,引导师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未来,支部将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模式,推动党建与学科融合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懂经济、通法律、有情怀、能担当”的复合型人才。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学党支部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立足教学科研一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光荣答卷。


责任编辑:赵文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支部特邀援疆干部、新疆伊犁师范大学霍尔果斯商学院院长熊金武教授分享在边疆地区的工作经历与学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