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觉醒路 美术中国行:“教师观世界”之北大红楼和中国美术馆
2025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教师观世界”一行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全国样板党支部书记张弛老师带领下,抵达北京大学红楼进行参观学习。这座位于五四大街(原沙滩大街)上的百年建筑,曾因是北京大学校舍和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现今则因其沉淀的红色血脉基因而被世人敬仰。

北京大学红楼合影
秋雨连绵中,老师们撑伞沿东侧翼楼自东华门大街方向转角,红楼映入眼帘。通体红砖在雨水的冲刷下,更显凝重庄严。步入楼内,醒目的“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的展览致辞迎面而现。
展览巧妙利用北大红楼原有60多个房间的空间结构布局为基础,复原了多处革命场景。每个房间都蕴含着至少一个红色故事。大家对展出的实物手稿、珍贵图片怀有浓厚兴趣,时而认真研读,时而相互交流着观感。
在经过“蔡元培先生任命状”展柜时,黄立君老师提出了一个引发众人讨论的问题:为什么由“黎元洪”签授的文件,在最后还要联合副署“段祺瑞”和“范源廉”的名字呢?经与几位工作人员讨论后,找到了答案。虽然这是一个小插曲,但真正引发老师们感叹的是,蔡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从此翻开了北大校史崭新一页。蔡元培先生不愧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先驱之一。

蔡元培先生的任命状引发老师们的讨论
步入精心复原的北大红楼李大钊同志工作室、陈独秀编辑《新青年》的办公室、毛泽东同志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等历史场景,老师们一边畅谈长篇小说《觉醒年代》中与《新青年》有关的历史人物最终走上不同道路的传奇故事,一边赞叹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为拯救中国不畏牺牲的精神。

参访教师沉浸在我党早期革命历史之中
位于红楼一层的北大学生社团旧址,白底黑字的标语条幅堆叠在窗前墙角、桌面上散落的笔纸传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五四”前夜的场景。偌大的教室内,仿佛回荡着准备走上街头的爱国学生们心底的呐喊。“从伟大觉醒”到“伟大开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唤醒一代青年,指引他们在比较和追求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教师观世界”在北大红楼内“重走觉醒路”的足迹
红色种子在这里萌芽,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京组织在这里成立,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
“教师观世界”活动即将结束之际,众人来到位于北大红楼东侧的中国美术馆。时值“贵在意——致敬经典”闭展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爱好者们为有幸一睹苏轼的《潇湘竹石图》真迹正在蜿蜒排队中。老师们不仅参观了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还欣赏了“墨韵文脉——河南汉唐艺术真品展”,在这座中国美术界顶级艺术殿堂中,既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感受了新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人散发出的文化自信。

“教师观世界”在中国美术馆
商学院经济学党支部主持的“教师观世界”,活动的宗旨是“览红色学脉,展强国抱负”。项目负责人张弛老师对团队核心成员邓达老师、黄立君老师、王家启老师和郭虹老师的大力支持表示了特别感谢。没有同志们从盛夏到深秋的一程又一程相伴,“教师观世界”特别实践培训收效不会如此显著。
北大红楼重走觉醒路,中国美术馆行艺术之旅,为本项目画下精彩句号。

“教师观世界”团队在北大红楼前雨中合影
(本项目由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工作部“教师观世界”项目支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