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家乡故事 汲取清风力量 ——浙财大学数科学院教工第四支部暑期主题党日活动纪实

2025-09-15 14:16:48 蒋萌 王毅

为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教师党员在暑期保持理论学习热度与实践探索深度,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于暑假期间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教工党员和所在系部教师回到家乡,寻访纠治“四风”、弘扬清风正气的鲜活案例,并以线上专题分享会的形式,凝聚廉洁从教共识、传递务实担当力量。在“纠‘四风’,扬清风——我的家乡故事”专题分享会上,教师党员们结合寻访所得,深挖案例背后的治理逻辑与精神内核,反思教育工作中的初心使命,涌现出一批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优秀分享成果。

党员教师屠子恒将寻访视角聚焦于家乡杭州市。他讲述了富阳区场口镇洋涨沙村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重塑基层治理清风的生动实践。面对数字化治理中村级工作群泛滥、政务 APP 冗余等问题,2021 年村党总支在上级指导下推进 “指尖减负”,清理整合工作群、杜绝强制打卡等形式主义做法,同时重启 “板凳会议”,让干部深入群众现场解难题,以 “线下脚步” 重塑务实作风。

分享中,屠老师结合自身数学系教学与数据研究工作感慨道:“‘数据为民’是我们数据领域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准则。如今 AI 技术热潮涌动,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认知:数字化不是‘面子工程’,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唯有让数据服务于实际需求、惠及群众生活,才能避免数字化沦为新的形式主义,真正发挥技术赋能的价值。”

刘红丽老师分享家乡山西省某乡镇以实干破 “四风”、促产业振兴的故事:新班子上任后,经三个月实地调研确定发展特色小米产业,果断取消侧重 “形象” 的 “乡村振兴展示馆”,将节省的 80 万元用于购置农资设备,党员干部还直播助农,让产业振兴切实惠及村民。

刘红丽老师表示,家乡的这一实践,正是学院 “让数据说真话” 院训的生动诠释:“数据技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工具,但技术的价值终究要靠人的实干来实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带头克服‘四风’倾向,以踏实的心态扎根教学科研,以钻研的劲头探索实践路径,就像家乡的党员干部那样,走进田野、贴近群众,让知识与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人民需求。”

此次活动中,支部党员和系部教师共收集整理家乡清风故事14个。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案例,成为党员们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活教材”:有的老师对照案例反思自身工作,警惕“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倾向;有的老师结合理论学习经历,检视是否存在“堆砌辞藻、脱离实际”的学习误区;更多老师则从基层党员干部身上,感受到了“扁担精神”的担当、“泥土气息”的务实——这些精神力量,正转化为大家拒绝“微四风”、践行教育初心的行动自觉。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从家乡故事中汲取的清风力量融入日常教学、科研与育人工作,争做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从家乡的“小切口”洞察作风建设的“大主题”,从基层的“微实践”感悟初心使命的“大担当”——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此次暑期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内化于教师党员的思想深处、外化于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更以“小故事”传递“大能量”,为学院持续提升育人质量、培育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也为高校基层党支部如何在假期开展特色党建活动、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提供了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尚书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浙财数科学院教工第四支部暑期组织教师回乡寻访纠“四风”案例,开展线上分享会汲取清风力量,践行廉洁从教,提升育人质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