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启新程 深度备课育新人 ——数科学院教工第四支部“新生第一课”集体备课活动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党委“上好新生第一课”工作部署,推动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数据科学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于开学前组织开展了“新生主题班会”集体备课活动。作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全体党员教师与系部教师共同参与,围绕“如何帮助新生建立专业与时代的联结”这一核心目标,精心设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建领航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要求。
在集体备课会上,支部书记王毅首先强调:“新生第一课是学生大学生涯的起点,也是党建引领育人的重要契机。作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传递数科人的精神品格。”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应将“明德笃学、抱朴守真、崇实创新、经世济民”的浙财精神基因融入新生教育全过程。

图1 教师集体备课
党员教师孙洁结合指导学生获亚太地区市调大赛一等奖的实践经验,分享了激发新生专业兴趣的有效方法:“在班会设计中,我建议引入往届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真实故事,让新生看到课堂知识如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新生建立起对专业的热爱与思考。”
郑松老师从课程体系角度提出建议:“新生往往对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认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我们应当在班会中清晰展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实践应用’的课程进阶路径,帮助新生建立学习信心。”
屠子恒老师则聚焦“让数据说真话”院训,提出将数据伦理教育融入新生教育的构想:“在学术研究中,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我们应当引导新生从入学伊始就树立数据诚信意识,理解数据背后的伦理责任,帮助新生理解专业学习中的道德边界。”
作为2025级金融数学班班主任,支部党员凌莉芸老师在会上表示:“我们应当从学习方法到学业规划,从人工智能伦理到数据治理前沿,力求帮助新生建立起专业与时代的联结。”她强调,班会设计应避免单向灌输,而应通过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参与感,使新生真正理解和认同专业价值。
此次集体备课特别注重党建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支部书记王毅在总结时指出:“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在专业教学中自然融入价值引领,避免‘两张皮’现象。新生第一课不仅是专业启蒙,更是价值引领的起点。”经过深入研讨,教师们确定了“专业认知+价值引领”双线并进的班会设计思路,既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集体备课成果迅速转化为育人实践。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凌莉芸老师将集体智慧落实到课堂,创新采用“专业认知+价值引领”双线并进模式,通过“数据故事会”和“职业规划沙盘”等互动环节,将课程体系、专业前景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班会上,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数据伦理案例”,引导新生思考技术应用的边界与责任,使专业教育与思政引领水乳交融,充分体现了集体备课中“避免单向灌输,增强参与感”的设计理念。

图2 新生班会
班会后,2025级金融数学专业新生华佳浩表示:“凌老师的班会让我明白了数学不仅是公式,更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特别是‘数据伦理案例’讨论,让我意识到作为数据人必须坚守诚信底线。”同班的周蓝菲同学也分享道:“通过‘职业规划沙盘’,我对未来四年的学习有了清晰规划,不再迷茫。凌老师强调的‘让数据说真话’,我会铭记在心。”两位同学的反馈充分印证了集体备课的成效,展示了教师团队精心设计的班会内容如何有效帮助新生建立起专业与时代的联结。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育人,数据科学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主题”,将党建要求转化为育人实效。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体现了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彰显了教师党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动担当。活动成效获中国日报网、中国教育在线的报道与肯定,进一步扩大了党建引领育人的社会影响力。通过集体备课,支部党员教师进一步强化了育人意识,提升了育人能力,为学院持续提升育人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数据科学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将继续深化“党建+教学”融合实践,将集体备课作为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坚实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