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艺术批评课程成果文选(一)

2021-01-18 20:36:56

课程介绍:

《艺术批评》课程以赏析、考察、阅读、分析、写作训练等环节组成。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于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思潮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和表达力。一方面通过必要的训练,让学生愿意看、懂得看“艺术”,培养主动而独立的思考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必要的艺术批评文章写作的规范和技巧,发现和培养批评人才。

《教会徒弟,饱了师傅》 龚可心

从摄影的发展历史看,摄影多数时间一直是以美术的学徒身份存在的。而且,传统的写实绘画在摄影面前已经几乎毫无优势——至少在很多人看来如此,摄影术的发明让一些画家感到了危机,惊呼“绘画已死”,仿佛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许多画家开始反对摄影术,却在私下运用照片作为素材进行美术创作。例如曼雷,就同时在画家与摄影家的二重身份中灵活地转化。并在两个领域中都获得了成功。同时,画家们开始尝试打破常规重新剖析美术绘画,寻求新的有别与摄影的风格,一大批新兴流派出现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抽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构成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塔希主义、未来主义、波普艺术等等众多的现代绘画艺术流派。摄影在“威胁”美术绘画的过程中也极大的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教会了摄影这个徒弟,美术确实也没饿死,而越发饱满了起来。

早期的摄影师通过曝光方式、感光材料等的不同,创作了自己不同的风格,例如画意摄影、纪实摄影、现代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等等。这种风格的划分与绘画流派的划分几乎类似,都可以为观看作品的背景提供依据,并对作品的解读提供含义。

今天,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艺术风格对摄影的重要性与影响是怎样的?我想通过最近的两个案例进行说明。

第一个是刷爆了各个社交平台的——新海城“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这是一款能将你手机里拍的任意的照片,经过处理,可以直接作出“你的名字“风格类似动漫画的滤镜。一经推出就能看到各种回忆母校,学校里的各种景观建筑都做成了新海城风格的风景图。

这样风格的照片似乎成为了学校生活、青春和恋爱的代名词。仅仅是因为高饱和度,艳丽的色彩和小清新的画面吗?当然不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的名字”和新海城给观众的定位就是青春、日系,所以这类风格就固定下来了。当我们看到这些滤镜下的照片立马就会在脑子里即会出现这些关键词。

所以,风格对一个作品是及其重要的,美术中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有其所属的流派,当面对美术作品时,自然会根据作品的风格流派开始理解,每个不同的风格流派都会给观众既定的理解的背景与思想。这在摄影专业的创作中,是及其关键的,一组摄影作品一定会有一个统一的风格。这也能极大的让观众了解创作意图,理解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所表现的思想。所以风格对于摄影的重要性举足轻重。

另外一个现象是Prisma这款app的风靡。它综合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获取著名绘画大师和主要流派的艺术风格,然后对照片进行智能风格化。 

简单地说,这款app能够把你手机中那些普通的照片模仿出著名艺术家画作的风格。而在app使用过程中,几十种风格,使用者到后来使用的会固定下来几种。原因只有一个,风格固定了。对某种风格的偏爱或者是对一种风格的接受程度也因人而异。

作为一名大一的摄影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感到迷茫,看摄影家看师长的优秀摄影作品,会感到巨大的落差感。认为自己不管怎么努力也一定无法达到,认为个人的照片没有特色,连糖水片都算不上,这一困惑应该是大部分摄影入门新手的疑惑。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所有的优秀的照片背后都有一套成熟的风格,都是摄影师在确立了自己风格后,不断练习不断打磨后得到的结果。

美术教会了摄影很多,摄影也并没有饿死这个师傅,而是在与美术之间不断并存互补、彼此交叉渗透和相互追逐碰撞中共同发展。

(《中国摄影报》2017年3月7日)

《中国水墨画带给摄影的启发》赵一览

塔尔博特《自然的画笔》像是揭露了这个论题,摄影与绘画似乎注定分不开。不管是通过画笔还是通过相机记录,图画和影像都是无限接近历史。图像和影像都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开始向主观转变,一直到今天没有绝对客观的画作或者影像,我认为这才是摄影和美术的意义所在。

于美术而言,在学习国画期间唯独对写意的画法有浓厚的感情。喜欢它是因为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画者其所欲也,心师造化二演万物,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万境由心造’。美术是陶冶心性的学问,拿起毛笔画在纸上的时候,感觉就像是拿起扫帚清扫心里灰尘的艺术。在我看来,将有意义的东西画在纸上是一个对于美的朝拜仪式。

于摄影而言,前几日有老师浅谈了一些来自纽约的前卫的想法和概念。老师谈到:图像、照片、影像三者不同;‘object’与‘image’不同,前者代表过去,而后者代表现在和未来。我认为之所以要来区分这些词汇,就是想要摄影这门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艺术尽量的保持思想上的返璞归真,也是回到更靠近美术的地方。离摄影最初产生的意义更近,我想摄影要想真正成为一门在艺术史上留下脚印的艺术,在发展时必定要先斩断那些建立在先进器材之上的浮根,而要留下在绘画那里吸取到的思想、历史这样的根基,在此之上安静思考影像的真谛。中国画正可以作为这样的角色,来使得摄影这门影像艺术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和力透纸背的影响力。不妨将摄影作为学习中国画时心性的实践课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影像表现时的定力。

而美术则更像是摄影的前世和未来,‘画作为实践,有形有像;画作为概念,无形无像’。美术的内涵由美术家通过画作和情感的积累来领悟,美术比摄影出现的历史早了那么久,而最开始接触摄影的人群也正是画家。当下我们所接触到的前卫的概念和新的趋势:就是从“photography”到“artist”的转变。美术对于摄影艺术的母体意义也越来越明显。画意摄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德玛西,擅长在已经完成的照片上用画笔再做修润,务使其具有绘画的笔触与肌理,现在的摄影则是将用画笔修润的步骤移至了电脑上完成。无疑还是绘画的根基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创作意识。

摄影可以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上汲取什么营养以及意义?我认为可以分成内涵体现和外在形式两个方面。在内涵上,中国画讲究意境、思想、能量、韵味和情趣,追求的是空阔流动的诗意,让人有“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感觉。我认为这正是摄影所需要汲取的地方,而国画和书法中的“力透纸背”在摄影里可能就是作品背后的“意味深长”。而在外在形式上:中国画讲究留白,敢于用浪漫的手法删繁就简,而摄影上正巧追求元素上的减法可以看出学习美术的影子:一幅好的中国画,无论从整体从局部欣赏,都能表现出一个画家的功力。而每件好的摄影作品不管明部暗部的处理都是具有意义的,暗部细节通常也会反映一个摄影家的功力。总之,美术和摄影都是思考艺术表现和展路心灵的手段,只是美术更接近原始的艺术表现形式,摄影大概是从美术的内涵延伸而来也要回到美术的终极意义上去。

前几日赶去看肖全的肖像展,感慨很多。这样“力透纸背”的影像作品人物一瞬之间回到了他所讲述的那个独立思考的八十年代。而在放映室看到肖全接受采访的视频,他不止一次的表达了他在摄影上在肖像上的种种建树离不开音乐、离不开绘画、离不开美术的内涵的滋养,否则无法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看过了《我们这一代》以后,大概没人会抵触这样的说法。虽然全不曾写诗和作画,但他认识的诗人和画家比诗人和画家认识的还多。他既作为一个观察者、体验者,在很多时候,也作为一个参与者,直接为这个时代年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工作。

美术想要做心性的见证者,而摄影想要做历史的见证者:这两者的融合无疑堪称完美,起码是在作为见证这个身份上。我觉得在摄影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仅仅会出现摄影与中国儒释道思想的结合,也会出现中国画与摄影的结合。摄影的进步会从中国画的内在气韵和外在形式上汲取营养,变得和中国这样古老的绘画艺术一样历久弥新。而中国画与影像艺术也将相辅相成,一起进步。

(《中国摄影报》2017年4月7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一组摄影作品一定会有一个统一的风格。美术教会了摄影很多。我认为这才是摄影和美术的意义所在。也会出现中国画与摄影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