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2021-01-18 18:18:40

2012年以来,浙江大学把定点帮扶云南景东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有效联动“泛浙大”力量,开展“造血式”精准帮扶。在第7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刚刚公布的2020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中,浙江大学荣获扶贫先进集体。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在过去五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评选中四度入选,以下为具体项目介绍——

●首届:科技引领助推产业扶贫

地处滇西南中部的景东彝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境内居住着彝、汉、回、傣、布朗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0.36%。全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哀牢山、无量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山区、半山区、边远高寒山区、干旱缺水地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且多为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环境恶劣,处于整体贫困状态。

景东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保留了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其中,核桃、茶业、乌骨鸡、食用菌等成为景东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历经多次实地调研考察,探索创建了“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六位一体”产业扶贫运行模式,通过内引外联,整合资源,建立开放式帮扶体系,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具体如下:

一是打造品牌核桃。在对景东核桃进行品牌“会诊”之后,充分挖掘景东核桃在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帮助打造有独特品牌个性的“景东核桃”区域公用品牌。以核桃产业为突破口,联动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的提升和发展。“景东核桃”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将景东无量大观的地域环境特征、人文历史文化、特色优势产业以品牌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将更多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转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能力。

二是打造特色茶产业。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利用茶产业加工方面的技术特长,帮助当地企业开发白玟瑰、景东生红、景东红普等茶业新产品,提升景东茶叶产业附加值,扩大知名度;通过举办茶叶加工技术培训,提高传统普洱生茶和特色红茶的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引进合作企业,加快茶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帮助解决市场问题;通过建立扶贫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三是做强乌骨鸡产业。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对无量山乌骨鸡原种保护、品种选育、养殖标准制定、生态庄园规划及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等开展了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按照“一品”(打造一个特色精品)、“二优”(发挥品种、生态两大优势)、“三合力”(聚集高校、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的发展思路,逐步做大做强景东无量山乌骨鸡产业。2015年景东全县无量山乌骨鸡存栏250万只、出栏350万只,分别比2012年末提高108.3%、169.2%,实现产值2.8亿元。

四是有序开发食用菌产业。成立“浙江大学-景东野生菌资源保护实验室”和“浙江大学景东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菌监测站”,开展景东野生菌资源调查和保护利用;建立名贵野生菌监测样地和野生菌-森林功能促进实验区,监测收集了200多种珍贵大型真菌资源;对景东特有珍稀野生“小香蕈”、珍稀野生灵芝“白肉灵芝”等5个野生菌资源进行标本采集、分离纯化,经过3年培养,成功获得它们的纯菌种,逐步开展规模化栽培。

●第二届:洒向苗疆都是爱 育得苗岭花盛开

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台江县人民政府签订帮扶协议,与台江县人民医院缔结为对口帮扶关系。

浙大二院充分考虑台江分院发展需求,委派资深管理专家汪四花同志担任台江分院院长,轮流派出帮扶专家6批次共23名,涵盖管理、妇科、血液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放射、麻醉、消化内镜、ICU、护理、财务等15个专业。

专家到台江帮扶一般6个月为一个周期,平均每月有8-12名专家长驻台江分院。一个县级医院,每月同时有这么多专家在临床一线坐诊,这在全国县级医院是不多见的。

2016年5月,浙江大学专项赞助台江分院2000万元经费,其中1850万用于设备更新,首批购置了1.5T磁共振、超声刀、钬激光碎石机、电子胃肠镜、DSA、高频电系统等设备,至今年5月,这些设备均已投入使用或进入调试。2017年初,台江分院又购置了无创呼吸机、床旁DR、有创呼吸机、新生儿呼吸机、床旁B超机、十二通道心电图机、等离子消毒剂机等公共应急设备。

浙大二院还捐赠了价值40万元的名医远程会诊设备,将分院建成黔东南首个名医远程可视会诊中心。分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即将启动,64排CT机也即将进行招标采购。分院发展和设备更新金额之多、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前所未有。这一切,都为医院朝着医院正朝着一年有起色,两年有一定影响力,三年获明显成效,四年实现“辐射周边地区”,五年建成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二级甲等医院的方向努力。

●第三届:乌骨鸡“变身”金凤凰

2013年以来,为加快推进景东无量山乌骨鸡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和养殖扶贫增收,打造景东乌骨鸡特色品牌,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尹兆正研究员率领技术团队,紧紧围绕乌骨鸡产业发展开展扶贫工作。

积极开展标准化技术培训与品牌建设指导服务。举办“现代优质鸡种业建设及产业发展”“地方良种鸡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全县乌骨鸡标准化技术培训,以及乌骨鸡屠体性能测定、乌骨鸡种质测定及评估现场会,培养了一批乌骨鸡养殖技术及市场营销骨干,加强乌骨鸡繁育、饲料、防疫等标准化技术指导服务。指导申报乌骨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指导举办景东县乌骨鸡“鸡王”大赛活动。

扶贫与提智相结合,拓展学校人才培养新途径。积极组织引导大学参与景东乌骨鸡产业扶贫一线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博士生完成了乌骨鸡产业扶贫开发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凝练研究课题,选择“景东无量山乌骨鸡遗传评估及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乌骨鸡生长肉质关键基因遗传效应及表达分析”作为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研究课题,为无量山乌骨鸡种质科学利用和产业扶贫提供技术支持。

积极导入浙江大学校长专项项目“景东无量山乌骨鸡遗传评估及精准扶贫开发利用”“景东无量山乌骨鸡良种繁育及产业扶贫示范应用”等,并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探索建立了乌骨鸡“种鸡培育—集中育雏—生态放养”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第五届: 紫金普洱: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景东县是云南省3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覆盖全县3乡10镇165个村,涉茶农户达4.45万户23.3万人,有茶叶千亩村90个、百亩组506个。茶产业是景东县涉农最多、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地方财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依托。

浙江大学充分发挥茶学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以茶为媒,依托无量山独特的茶树资源,利用校友资源,优化茶产业链管控,搭建销售平台,架起招商引资桥梁,科技助力景东县发展,将产业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岳飞,景东茶产业首席专家汤一副教授率领技术团队在景东县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当地茶农、茶企提高茶园管理和制作水平,在茶树养护、采摘保鲜、不落地晾青、手工杀青、石模蒸压和干燥存储等加工环节技术上实现显著突破,成品茶品质大大提升。结合浙大校庆契机,助力茶产品场景式推广。通过“紫金普洱”茶品牌的创建与推广,建立了“校地企”相协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品牌建设与场景式推广相促进的高校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新模式。

项目运行4年,累计生产“紫金普洱”茶136000多饼,通过浙江大学师生校友直接众筹1500多万元,并带来间接销售、定制,累计销售近3000万元。截至2020年6月,“紫金普洱”项目带动当地626户茶农脱贫,对景东县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利用茶产业加工方面的技术特长。打造景东乌骨鸡特色品牌。紧紧围绕乌骨鸡产业发展开展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