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心理学赋能儿童脑智发展
在浙江某小学的科普讲座现场,一位曾被家长担忧 “注意力不集中” 的男孩,通过党支部组织的脑科学实验,直观看到自己大脑执行任务时的活跃区域。“原来我的大脑在认真思考时会‘发光’!” 孩子眼中的惊喜,折射出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以心理和认知脑科学赋能儿童成长的生动实践。一年来,该支部紧扣 “强国行” 专项行动要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国家脑科学战略和地方儿童发展需求的动能,构建起 “科研育人 + 科普惠民” 服务体系,为儿童脑智健康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一、党建联建聚合力,打造“科研育人”实践课堂
支部以“双带头人”为核心,联动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党总支、地方中小学党组织,构建“高校科研团队 + 基础教育一线”党建联建机制。通过组织“走进浙大”品牌活动,每学期邀请50-80名中小学生走进脑科学实验室,亲身体验眼动仪、脑电仪等前沿科研设备。在党员教师带领下,孩子们通过“大脑奥秘拼图”“注意力挑战游戏”等沉浸式实验,直观理解脑科学原理。如支部党员团队设计的“工作记忆与注意”互动实验,让参与学生迅速掌握组块记忆法,相关活动被《中国教师报》专题报道。
图1 支部书记为杭州中小学学生开展儿童脑科学讲座
二、科普惠民强服务,搭建“家校协同”支持网络
针对家长普遍关注的儿童脑智发展困惑,支部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定期举办“脑智成长讲堂”,由党员专家围绕“学习困难的脑机制”等主题开展科普讲座;通过“脑智发展评估问卷 + 个性化指导方案”,为家庭提供定制化建议。支部联合杭州中学、天元工学、杭州市第二高中推出“脑科学进校园”项目,为中小学学生建立 “脑龄发育档案”。其中,支部与杭州中学深度合作,依托浙江大学智能研究中心成立了全国首个脑智研究基地。
图2 支部党员为儿童讲解心理学知识
图3 支部党员为儿童展示脑科学实验
心理系基础心理学教工支部以“小切口”服务“大战略”,探索出“心理学赋能儿童脑智发展”新范式。未来,支部将进一步深化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推动认知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前沿工程,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贡献高校智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