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实践,并促进“两山理念”深入人心,近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循迹溯源,变废为宝”社会实践团队的11名师生,走进宁波唯尔池塑料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关于绿色循环的探索之旅。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主办的“塑料新生”塑料瓶回收志愿服务项目,自2024年4月启动以来,已走过一年多的历程。活动开展至今,商学院的学子们积极投身其中,热情不减,共回收塑料瓶总量达到3吨,约计60000个塑料瓶。该项目得到了唯尔驰塑料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该公司在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其在塑料回收再利用领域成绩斐然,涉及PET塑料瓶的分拣、清洗、破碎等环节,并将再生塑料颗粒供应给丝厂等下游企业,进而加工成衣物等新产品。

在唯尔池塑料有限公司,实践团队受到了公司领导的热情接待。公司负责人王总详细介绍了塑料瓶回收利用的整个流程及环境、经济效益。师生们了解到,PET塑料瓶根据来源和颜色,可分为“一类料”和“二类料”。“一类料”主要来源于纯净的矿泉水瓶,经过处理后能还原成食品级瓶胚,闪耀着水晶般的光泽;而“二类料”则多是带有色母粒的PET碎片,虽然无法再接触食品,但仍能在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团队成员们积极提问,并针对塑料瓶回收提出了独到的建议。有同学提出,可以将利用回收塑料瓶材料制成的衣物作为奖励,回馈给积极参与回收的同学们。这不仅能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塑料瓶的“重生”过程,更能有效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热情。队员们普遍认为,塑料瓶回收不仅能改善宿舍环境,更能显著提升师生们的环保意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随后,师生们实地参观了塑料瓶回收处理的自动化生产线。眼前的一幕幕让队员们对“变废为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废弃的塑料瓶被精准分拣、压扁,按照透明和彩色进行分类。经过大量清水的冲洗后,这些塑料瓶被机器粉碎成细小的颗粒,最终被打包运往丝厂,加工成纺织纤维,进而制成时尚环保的衣物。整个加工过程高度自动化,但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人们的细心与专业,确保了回收材料的质量和效益。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对回收塑料瓶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队员们纷纷表示,保护环境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命题,而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回收每一个塑料瓶做起。未来,他们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为环境保护贡献青春力量,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