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是学校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标志,也是校园文化传承和师生精神风貌的核心体现。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优良学风,助力一流大学建设,根据学校《学风提升行动方案》,统计与数学学院开展“析理・探微|数造未来”系列学风提升活动,全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文化氛围。通过扎实开展思想引导、纪律督导、学业指导、困难疏导、榜样倡导等基础工作,力求实现全院学生学习氛围显著改善、纪律意识显著增强、考试风气显著好转、学习成绩显著进步、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添砖加瓦。
聚焦思想引领,铸就优质学风
1.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理想信念是学风建设的精神灯塔,能精准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与责任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寄语”主题升旗仪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主题教育暨新党员入党宣誓等活动,上好“书记第一课”,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强化身份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获评校创新实践之星1人,入选西部计划1人、研究生支教团1人。
2.激活第二课堂活力。依托“第二课堂”,深度挖掘校园文化育人潜力,构建和谐向上的育人生态。开展菁英寝室文化节、“新生杯” 篮球、足球、排球等多彩活动,让文化氛围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全方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力争获评“标兵寝室”1间。
聚焦联动管理,严明纪律整饬学风
1.全员育人聚合力。落实“三全育人”方针,聚焦学业质量,推动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协同育人。依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学业指导,制定个性化成长规划,助力学生学业进步。全年完成“诉说与倾听”主题餐叙40场次。
2.深入一线解难题。学院班子成员、系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常态化深入学生宿舍、课堂,精准掌握学生思想、行为、性格差异,对学困生给予特殊关爱,及时洞察学生思想波动与学习困境,提供一对一帮扶方案,确保学生学业不掉队。确保年度“三联系”完成率100%。
聚焦榜样建设,培育巩固优良学风
1.树立身边榜样标杆。选树优秀学生典型,打造“青春国奖”“研途星光”“榜样领航”等精品,让榜样力量看得见、摸得着,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完成优秀学生事迹推送60篇。
2.激发班级创建热情。开展“我的班级我来创”优良学风班评选,制定科学评选标准与奖励机制,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共同进步的内生动力,培育一批团结奋进、成绩斐然的先进班级集体。力争获评校“十佳学风特优班”(银奖)。
3.筑牢考风考纪防线。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开展诚信考试主题班会、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等活动,强化学生诚信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守护学院学术声誉与教育品质。实现考试作弊零发生。
焦专业优势,提升能力彰显学风
1.以赛促学提能力。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组建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与资源支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大赛,搭建赛前培训、赛中指导、赛后总结的全方位竞赛辅导体系,助力学院科创育人项目实现新跨越,提升学生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力争获“挑战杯”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银奖项。
2.职业规划引方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讲座、生涯团体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题辅导等活动,邀请优秀校友、行业精英、职业规划专家分享经验,为学生答疑解惑,助力学生明确职业目标,规划成长路径。
聚焦精准服务,多维助力优化学风
1.守护心理健康防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多样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减压训练、人际交往工作坊等,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学生学业成长提供坚实心理支撑。
2.优化考研学习条件。开设考研自习室,完善自习室设施,制定管理制度,为暑期留校考研学生创造安静、舒适、有序的学习环境,缓解教室紧张矛盾,激发考研热情。
3.精准对接就业需求。定期举办专业专场宣讲会及招聘会,邀请优质企业、校友企业入校,提供就业岗位。依托实务导师、知名校友开展一对一简历诊断、模拟面试指导,提升学生求职技能,助力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
4.试点无手机课堂。选取1-2个班级试点“无手机课堂”,课程开始前学生将手机放入收纳袋,课程结束后取回。加强引导与监督,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课堂无手机,学习更专注”的良好风气,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学院将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动态调整优化各项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学风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为学院人才培养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学风建设添彩赋能,助力学子逐梦前行,在统计与数学领域绽放青春光彩,书写华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