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民族精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8月25日-27日期间,我院“浙里星火”实践团在江涛、汤胤老师的带领下走访浙江四地,开展了"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民族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先后赴富阳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杭州钱塘江大桥陈列馆、宁波开明街灾难陈列馆和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开展实地调研。
第一站:富阳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
富阳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作为浙江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地点,展厅内以复原场景、文物陈列和多媒体技术系统展现了浙江抗战及受降历史。通过与纪念馆工作人员交谈,我们了解到,今年暑期接待量达往年同期的4倍多。
第二站:杭州钱塘江大桥陈列馆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是抗战中的“生命线”,馆内收藏了建桥手稿、图纸等400余件实物及200余幅历史照片。我们在实地调研中深刻感受到当时建桥的艰难险阻,以及前辈们立身报国和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第三站:宁波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
这个位于宁波繁华商圈内的陈列馆,用真实的历史资料和建筑模型还原了日军细菌战的过程,展陈分为“时代背景、肆虐经过、封锁疫区、隔离救治、焚毁疫区、罪责难逃、讨还正义”七个部分。尽管位于闹市,依然有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在刻着“勿忘国耻 励志图强”的锥形铜铸纪念碑前悼念。
第四站: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
陈列馆以"罪证-纪念-反思-和平"为叙事主线,呈现了细菌战的历史真相。通过这些实物和资料,我们深入了解了一段被尘封却不容忘却的历史。
历史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教育的创新者和价值的传播者。为期几天的调研过程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再认知,更是对纪念馆作为教育载体现实功的一次系统审视。我们从展陈设计、游客反馈、传播创新等多个维度调研发现,纪念馆可通过空间情境融合营造、科技赋能沉浸体验、叙事创新情感共鸣、代际传承活化记忆、馆校协同课程开发等途径实现历史资源向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