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大:智慧云公益“在线支教”助力中西部教育薄弱
一、扶贫志愿服务案例概要(100-200)
2014年至今,智慧云公益团队依托“智慧云在线支教平台”,用“在线支教”的方式为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及“三区三州”等地的师生带去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上,采用“线上线下双师教学”;课程设置上,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师资提升上,采取实地指导和在线培训方式。目前,团队已搭建了19个在线教育实践基地,遍布广西、贵州、青海、新疆等12个省份。获得《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社会影响。
二、扶贫志愿服务案例背景(300-500)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扶智”的根本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其他扶贫,“教育扶贫”能够抓住贫困落后的根源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现状。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却越来越大。据国家最新公布的农村教育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全国不足百人小规则学校近12.31万所。虽然国家每年招募3万名支教教师,每年投入近5亿资金,但相对传统的支教方式仍无法解决教育薄弱学校缺师资、缺课程、质量低的问题。此外,传统支教还存在边远学校难触及、师资提升成本高、支教安全难保障等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智慧云公益团队旨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形式,创新支教方式,为教育薄弱学校的学生带去优质的教育,为精准扶贫和促进教育公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志愿者或志愿服务团队介绍(300-500)
智慧云公益团队由浙江师范大学狄伟锋博士发起,并集结了一群具有教育理想和专业素养的志愿者们。团队成立于2014年,同年研发出“智慧云”教育公益平台,为志愿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2017年,团队注册成立省级民非组织——浙江智慧云服务中心,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发起人狄伟锋博士在支教领域工作已二十余年,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他曾获“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环境保护奖”,全身心投入教育公益活动。
智慧云公益团队具有多方面的专业支撑。团队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信息化项目专家祝智庭、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会员裴娣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眭依凡、刘鸿武等作为专家顾问,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吸纳郎建胜、严丽萍、诸才章等在内的87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一线名师录制智慧微课,提供专业的课程资源。团队的支教志愿者们主要是在校优秀师范生,分布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以及杭州师范大学等优质师范院校。志愿者们均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大多数志愿者持有教师资格证,确保了支教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四、精准扶贫瞄准的问题对象(300-500)
当前,教育薄弱地区教育存在师资力量弱、教学资源匮乏、课程体系单一等问题,这些共同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的结果。如:多秀村寄宿小学建校于2003年,是可可西里唯一的小学。坐落在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核心区,高海拔高严寒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当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陈旧、学校物资缺乏等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现有四个年级,共有86名学生,10名教师。其中在编教师仅2名。这10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照顾学生的生活。师资队伍不足且师资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学校只能开设语文、数学和藏语课,无法保障九年义务教育。
近年来,国家积极号召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参与支教。然而传统支教存在时间短、内容散、水平参差、监管不力、分配不均以及适应性低等问题,难以真正满足学生需求。
五、扶贫志愿服务内容(1500-2000)
智慧云公益团队通过“公益1+1”的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至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薄弱地区,以优质教育资源造福更多学子。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技术,依托师范高校的教育优势,智慧云公益团队努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线上线下复合支教模式。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出发,首创“线上线下双师”教学新模式,开设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活动,助推学生发展;实地示范平台使用方法,对接当地主管部门为教师开展教育培训,推动达成高品控、自造血的在线教育新模式。联合众多社会公益组织,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在线志愿服务,长期帮扶教育薄弱地区的师生,为同一片星空下的孩子送去温暖和希望。
1) 在线支教
基于“互联网+教育”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远程录播系统智慧云在线支教平台,“智慧云”团队为教育薄弱学校实行线上线下双师教学模式。线上播放名师精心设计并录制的智慧微 课视频,由师范生志愿者在线辅助教学,或由优秀师范生实时在线授课;线下当地教师与学生实地进行课堂互动,并根据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因材施教,实现跨越时空的线上线下双师教学。此模式一方面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实现了面对面教学的互动性与生动性,保证了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智慧云公益团队针对教育薄弱学校教育现状,构建起一个立体交叉可选择的区域课程体系:为满足基本教育要求,开设学科课程,开设数学课、英语课;为满足不同学生兴趣发展需求,开设活动课程,如音乐课、美术课等。同时,组建学生社团,建立心理辅导站,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开拓视野,传播正能量,用心理和智育的双重陪伴长期关爱当地学生。在教学和课程两方面,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
2) 资源共享
智慧云公益团队通过名师特教团队录制课程视频的方式,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平台提供87名特级教师录制的8000余节视频课程及10万余道在线题目,将其共享给中西部教育薄弱学校,促进现有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优质教育资源造福当地学子。如:中国最南端的学校——海南三沙市永兴小学,由于地处偏远,线下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到达,智慧云公益的实践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在线共享,助力三沙市基础教育发展。
3) 师资提升
智慧云公益团队借助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浙江省优质的中小学师资力量,为教育薄弱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开辟在线进修渠道。如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集中培训,进行名师在线授课、摩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在线协助当地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升当地中小学教师的整体师资水平。如:团队与新疆温宿县签订“在线支教合作协议”,组织各学科专家为温宿县的中小学教师开展在线专业提升培训,将东部的先进办学经验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带到温宿,为温宿的教师队伍建设添加新动力。
4) 实地访教
智慧云公益团队为教育薄弱地区带去在线支教所需的设备,并通过实地示范操作,指导当地教师如何使用智慧云在线支教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同时,为当地教师提供教育技术培训,提升当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此外,团队还会定期回到对应学校进行访问教学,了解教学现状,巩固教学成果。如:团队为广西双棒希望小学安装了在线支教所需设备,并进行了平台使用指导。同时,通过短期的访问教学,志愿者们与当地学生深入接触,不仅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的局限,而且发掘了学生兴趣爱好和潜在能力,为后期在线素质拓展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5) “公益1+1”
“公益1+1”即由东部发达地区政府、企业、学校购买“智慧云”平台的名师课程,同步共享给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等教育薄弱地区,以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多方联动、互利共赢。通过“公益1+1”模式,智慧云公益团队加强了与政企校的合作,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募集到更多的爱心物资。如:团队与宁波东钱湖小学合作,募集到大量的书籍、衣服、鞋子、文具、煤等爱心物资,为相隔几千公里的青海可可西里多秀小学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六、扶贫志愿服务投入的成本(300-500)
目前,已有1200名志愿者参与团队活动,覆盖了各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共87名特级教师与众多一线教师加盟课程录制,累计录智慧微课3000余节,智慧题库100000余道,在全国范围搭建19个在线教育基地,帮扶8000余名中西部学子。“智慧云”主要依托平台给教育薄弱地区提供在线教育服务,通过公益“1+1”、政府购买、企业赞助、社会捐赠、课题奖金等募集经费。其中公益“1+1”64万,政府购买51万元,企业赞助32万元,社会捐赠17万元,课题经费8万元,共计196.5万,资金用途主要用于:设备采购捐助,技术研发、课程开发、实地访教的交通费等方面。
七、扶贫志愿服务效果
智慧云公益团队已有五余年的实践经验。五年多来,我们成功邀请到87名特级教师和众多一线教师加盟,累计录制课程3000余节,建立了名师资源库。共计在线输送1200余名志愿者参与项目,在线支教时长累计达万余小时。从2014年至今,我们的脚步到达了祖国的最南端和最西端,遍布广西、贵州、新疆等12个省份,建立19个在线教育公益基地,深入三区三州,无惧高严寒、高海拔地区,引领在线教育走向全面覆盖!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帮扶了8000多名中西部学子,让他们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为600多位教师提供在线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师资水平。
八、扶贫志愿影响力
自2014年以来,“智慧云”已在浙江、广西、贵州、青海、海南、新疆等地成功搭建了19处在线教育实践基地,得到了各地有关政府部门、教育主管单位以及对接的学校师生等的大力支持。团队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头版、《中国青年报》头版多次、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日报》、广西电视台、《湖北日报》等百余家媒体宣传报道,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