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老外不见外”实践队调研国际社区成果丰富

2025-03-27 16:34:45 严宇康

   浙江师范大学老外不见外”调研组聚焦中国国际社区治理,通过调研长三角45个社区,归纳总结了国际社区现代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国际社区现代化治理模式转型的新构想。然而,国际社区治理具有跨国流动性与文化异质性,仅立足本土视角难以构建普适性理论。2024815日至920日,非洲区域国别学本科实验班严宇康、王建毅、陈海涛三位青年学者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对非洲发展中国家与欧洲发达国家的典型移民社群展开对比调研旨在通过跨国比较完善研究范式:非洲发展中国家与欧洲发达国家在殖民遗产、经济移民和超国家治理方面有不同的经验,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内的悬浮治理条块分割问题。同时,非洲非正式移民社区的韧性和欧洲的法治框架为中国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借鉴。这种相互学习不仅推动本土理论的适应,也为中国探索具有特色的治理路径注入新动力,从而促进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人口流动治理创新。

图片1


  调研组首站抵达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Gerji社区,这个由一带一路基建项目催生的新兴社区聚集了中资企业员工及本地劳务人员。值得关注的是社区首创的文化联络官制度,由通晓中、英、阿姆哈拉三语的本地精英担任,成功调解了80%以上的跨文化纠纷。在南非阶段的调研中,伊丽莎白港中国一汽园区成为重点观察对象。这个占地2.3平方公里的封闭社区,以汽车制造基地为核心形成独特生态系统。调研显示,园区建立的四小时响应机制覆盖从医疗急救到设备报修等28项服务。在文化融合方面,企业推行的彩虹社区计划成效显著:多语言图书馆藏书达1.2万册,涵盖祖鲁语、科萨语等9种非洲语言;年度足球联赛吸引32支跨国队伍参赛,成为促进员工交往的重要平台。我们不是简单复制国内管理模式,园区管委会主任张伟明向调研组介绍,《跨文化行为守则》经过13次修订,既保留必要的纪律规范,又融入南非劳工法的休息权保障条款。数据显示,该社区近三年劳资纠纷下降47%,生产效率提升22%,印证了双轨制管理的有效性。

  829日,调研组马不停蹄飞往欧洲,在罗马Parioli社区观察到截然不同的治理逻辑。这个拥有112个国家移民的小联合国,依托市政厅开发数字邻居”APP构建线上治理网络。该平台支持12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居民可在线参与社区预算分配、文化节策划等事务,议事参与度从32跃升至67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Trešnjevka社区的实践别具匠心。社区开创语言交换+模式:移民通过教授母语换取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形成涵盖汽车维修、护理等12个领域的技能银行27岁的叙利亚难民哈桑向调研组表示:我用阿拉伯语课程换取了电工证书,现在已成为社区电网维护志愿者。拥有150年移民史的维也纳Döbling社区,将咖啡馆转化为治理空间。每周民主茶解决了83的公共事务争议,并让社区居民形成独特的身份认同符号。

图片2

        历时37天的调研积累了超过120小时访谈录音、860份问卷数据和92个典型案例。调研显示,全球化时代下移民社群治理是一场差异共处的文明对话。南非工业园区通过制度与文化调适平衡效率与尊严,维也纳咖啡馆则以民主协商重塑社区认同。两种模式虽路径各异,但都回归人的尺度,体现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调研组在总结报告中提出核心观点:优秀的移民社区治理,不是消除差异的熔炉,而是培育共生的花园。这些跨越亚非欧的实践样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鲜活的基层治理智慧。

责任编辑:廖思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浙江师范大学“老外不见外”调研组聚焦中国国际社区治理,通过调研长三角45个社区,归纳总结了国际社区现代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