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社科联公布2024年度全国影响力建设(培育)智库遴选结果,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入选“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本次全国影响力建设(培育)智库遴选是根据省委办公厅和省社科联的相关文件要求,由省社科联开展实施的,共认定了1家全国影响力智库、15家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14家全国影响力培育智库。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是在教育部、外交部的支持下于2007年成立的中国高校首个综合性、实体性非洲研究院。在中国外交的整体布局中,发展中国家是基础,非洲是“基础中的基础”。2010年11月18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南非出席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的“纪念中非合作论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接见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一行专家学者,他指出:“我们的非洲研究急需培养后备人才,今天来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你们对中非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可以运用到我们国家的战略、外交大局中的。我们国家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支持。”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前进目标,以“当代非洲发展问题”和“中非合作关系”为主攻方向,怀揣“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治学理念,积极开展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在非洲区域、国别以及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成为中国的非洲问题研究学术重镇、非洲事务咨询重要智库、涉非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和对非民间外交重要力量,受到国家领导人、部委、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
2024年8月27日,习近平主席亲切复信我院名誉教授格罗布勒等50国非洲学者,鼓励中非学者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基础上,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重要智力支持。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还回顾了14年前到南非出席我校举办的“纪念中非合作论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中非学者们多年来坚持开展中国和中非关系研究,为非洲朋友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奋进征程提供重要平台表示十分赞赏,并期待听到更多的真知灼见。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现有教育部非洲联合研究院、教育部与浙江省省部共建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外交部“中非智库论坛”创始建设单位、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指导单位、“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方智库、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执行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空间国际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牵头单位、浙江省培育创建全国有影响力智库建设单位、浙江省国际交流基地、浙江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党员培训基地、浙江省习近平对非外交思想现场教学点等20余个省部级以上涉非平台,承担中宣部国际交流项目、Z世代青年工作项目和对外话语创新支撑平台等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
近年来,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与非洲各国的学术伙伴持续推出的以“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中非发展权亚的斯亚贝巴共识”两大共识为标志的一系列知识产出,不仅有效服务了国家外交大局,推动了中非合作实践,更重要的是探索了一条中国学术走出去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传播平台、影响高地的新路径,打造了中国学术和新型智库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样板新范式。
未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给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格罗布勒等非洲50国学者重要复信精神,坚持“六位一体”智库发展理念,锚定“服务国家对非合作战略、服务浙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校学科创新”的建设导向,做好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努力探索构建非洲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建好建强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以更大力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洲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一流智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