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经前期层层筛选,共有16名学子入围现场评审环节,通过陈述展示、现场答辩,教育技术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继力荣获“十佳学术之星”称号。智能教育专业2023级博士生周斯炜获“十佳学术之星”入围奖。
十佳学术之星:陈继力
陈继力与智能教育的缘分,萌芽于本科时期对技术赋能教育应用场景的浓厚兴趣。本科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他,在师大四年的学习中,深刻感悟到代码背后蕴藏的温暖力量,希望能跨越数字鸿沟,为教育注入新活力。带着这份信念,研究生阶段他毅然投身教育技术学专业,立志探索教育与计算机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陈继力甘坐 “冷板凳”。三年来,他系统梳理千余篇文献,形成 200 余篇笔记;分析教学视频超 2000 小时,收集问卷 4000 多份。这些扎实的调研工作,为他在智能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筑牢根基。
陈继力的研究成果既丰富又具实用价值。他开发的 AI 学习机搭载共情对话技术,依托超过 3.5 万条学习者情绪健康思维链数据集构建而成,还打造了多模态情绪分析模块、知情计算等教学应用平台。这些成果走进校园,惠及广大师生。
在学术成果方面,陈继力成绩卓著。他以应用为导向开展研究,已发表智能教育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共 6 篇,涵盖权威 A 类、权威 B 类、一级期刊、EI 会议,累计影响因子超 32。首次冲击权威 A 类期刊时,面对审稿人的 15 条意见,他熬几个“大夜”撰写长达 36 页的回复信,最终文章成功发表在人工智能大类排名前五、影响因子高达 14.7 的期刊上。目前,他还有两篇多模态教学情感分析工作正在投稿,一篇投稿至多媒体技术领域全球第一期刊多模态顶刊 TMM,另一篇 CCF-B 类期刊已进入一审小修,并获评 “最佳论文候选”,每年仅有一篇文章能获此殊荣。此外,他还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 5 项,受理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各 1 件,荣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推荐资格、校一等奖学金等数十项荣誉。
学术之路漫长且孤独,陈继力始终心怀感恩。他坦言,是师长们如晨曦般的指引与陪伴,让他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如今,他已申请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专业攻读博士,未来将继续深耕智能教育领域,致力于开发更具个性化、更具人文关怀的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他期望学成归来后,能续写与母校的深厚情谊,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打造更多有温度的智能教育产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十佳学术之星入围奖:周斯炜
周斯炜,智能教育2023级博士生,师从李明教授,主要从事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研究。他以“算法重塑教育”为核心理念,聚焦数据智能分析技术革新,并先后在权威A类期刊Information Fusion等国际权威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件,并参与了2025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的立项工作,其硕士论文荣获2023年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成为该年度教育学院唯一获此殊荣者。此外,他曾斩获校一等学业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等奖项。如今的他,仍在智能教育征途上向下扎根、稳步前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