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基层需求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强化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应急先锋、红安筑梦”实践团赴重庆恒河箱子村地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三大核心领域,通过前期需求调研、中期精准服务、后期成果转化,形成系统化实践闭环。
实践团结合专业知识,重点围绕防溺水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入户隐患排查和应急疏散演练等方面,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村民送去实用的安全知识,筑牢乡村安全“防护网”。相关事迹在学院官网、中国日报网等媒体上发表。师生团队带着安全专业知识奔赴乡村,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实践,用专业守护乡野平安。
一.对接促实效,座谈定方案
实践团抵达恒河箱子村后,第一时间与村支书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村支书详细介绍了该村人口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老旧房屋电路老化、汛期低洼区域防汛压力等)及村民应急知识掌握情况;团队负责人则结合前期调研成果,系统阐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服务内容(含安全知识宣讲、入户隐患排查、应急疏散演练等)。双方围绕“如何精准匹配村民需求、如何联动推进安全服务、如何有效的开展安全活动”等关键问题深入研讨,明确了分工协作细则与时间推进节点,为后续实践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筑牢基础。

图为“应急先锋,红安筑梦”实践团与箱子村的座谈会议图
二.专业排查,破解基层安全隐患
为深入了解乡村安全现状,助力乡村安全体系建设,实践团师生分为两组,深入村落,与村民亲切交流。围绕防诈骗、应急事故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等方面展开调研。调研过程中,村民积极反馈,从“不了解新型诈骗手段”的担忧,到“民宿消防设施不足”的现状,再到“夏季用电过载隐患”的困扰,团队一一记录,清晰梳理出乡村安全认知缺口与实际需求。为实践团进一步优化后续的安全科普宣教活动的方案,确保即将开展的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图为“应急先锋,红安筑梦”实践团检查线路繁乱隐患问题

图为“应急先锋,红安筑梦”实践团实地走访开展调研工作
三.场景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乡村常见的意外事故,实践团师生通过通俗易懂的方言结合真实案例为村民们讲解了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伤口包扎、结绳技巧等实用技能的操作要点,强调“黄金急救时间”的重要性,引发村民们的高度重视。在演示环节中,实践团队员们从站位姿势、手部按压位置到用力技巧,逐一细致示范,并邀请村民们实操演练,及时纠正动作偏差,确保大家掌握正确的方法。村民们积极参与互动,在实践团的指导下练习按压手势、包扎步骤等,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活动尾声,实践团为村民们发放了应急知识手册,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安全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应急先锋,红安筑梦”实践团为村民讲解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
四.场景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为确保演练科学规范,实践团提前数日对民宿建筑结构、消防设施分布及人员流动特点进行实地勘察,结合砖木结构、房屋通道狭窄、客房分布零散等实际情况,制定了多套疏散预案,明确各楼层引导员职责,在楼梯拐角、卫生间等关键位置设置醒目标识,并提前向民宿工作人员、入住游客讲解逃生要点。随着模拟火情警报响起,民宿内迅速释放安全烟雾,实践团疏散负责人立即通过对讲机调节各点位引导员,使指令清晰传至各楼层。参与人员在实践团的指导下迅速行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时搀扶,对儿童专人看护,从警报响起到全员抵达室外安全集合点仅用1分20秒,经清点确认无一人遗漏,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尽显组织协调的专业性。

图为三下乡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